近小編接觸了一些微小企業,老板基本都是出身草根、不怕吃苦,白手起家,通過努力創業,如今資產千萬,有車有房。在世人眼里,他們可謂事業有成,但從做企業的角度來看,仍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離成功企業還有很遠的距離,老板個人也只能稱之為生意人,遠談不上企業家。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起來看看吧。
1.只想著賺錢
大多數人的創業是被逼的,家里窮,讀書少,找不到好工作,只有創業這一條路。目的是改變個人的貧困狀況,做事的出發點以賺錢為標準,根本談不上有改變行業或社會的宏大理想,這導致兩個弊端:一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急功近利,鋌而走險。二是小富即安,失去繼續奮斗的激情。有部分人見如今事業小有所成,夜郎自大,不可一世,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應該多享受了。而且遇到困難容易打退堂鼓,不愿押上全部身家往前沖,老想著留退路,萬一不行及時止損,保存既有的財富。
2.沒有經營企業的意識
這些企業大多集中在沒有技術含量的傳統行業,從事加工制造的居多,早年機會多,膽子大肯吃苦就能賺到錢。時過境遷,在現在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他們已經無法適應了,淪為被淘汰的對象。在他們的腦子里,仍然停留在生產——銷售,進貨——賣貨賺差價的階段。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大魚吃小魚,機會稍縱即逝,不抓住機會迅速壯大,終還是會被擠出市場。
3.自身水平有限
這類企業是,老板沒有多少文化,也不信任職業經理人,他們一味追求自己利益較大化,沒有利益共享的理念。在外部想方設法壓榨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行業口碑越來越差,弄得大家都不愿意與其做生意了。在公司內部只有罰款沒有獎勵,克扣員工薪水獎金,甚至不簽合同不買社保,離心離德,員工流失率大。
從中文字義來看,企業如同一個站立的人,對上是信仰,對外是奉獻,對里是責任,對心是誠信。受人尊敬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