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企業的管理不僅需要制度的,也需要人性化的改善。不過,管理上要做到主次之分,規則是主體,人性化做后援。但是很多公司在管理上顛倒了主次之分,使得管理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前不久,到企業調研,該企業從事影樓行業化妝、攝影、數碼等技術的培訓,一直實行人性化管理,員工歸屬感較好。企業負責人告訴我了一件令他苦惱的事情,由于授課老師經常去外面兼職,有的嚴重影響了本職工作,如果實行“一刀切”,與企業實行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就會相違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我們共同分析了員工兼職的動機,有的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如貼補家用;有的是為充實自己,掌握學習新技能;有的是認為自己的價值超出了現有崗位的能力,對現有的崗位不滿意。員工在外兼職固然可以理解,但前提條件是能夠勝任工作。如何判定員工能否勝任,則建立崗位工作標準,崗位工作標準要讓員工“跳跳就能夠得著”,否則就會讓員工喪失信心。
近些年,很多企業都在喊人性化管理的口號,但真正落地的少之又少。實行人性化管理,應了解什么是人心人性,人性本善也性本惡,人無私也自私,人主動也被動,人心人性會受到社會環境、家庭教育、企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因此,企業需要實行人性化管理,但更需要規則,而建立規則尊重人心人性,還應達到上下一致的認同,規則是一種法令,對企業全體成員具有約束作用,不管誰違反,都應受到懲罰。實行人性化管理,如果不建立規則,管理可能就會處于混亂狀態。人性化管理需要科學的管理體系幫助落地,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針對這個案例,我建議企業應建立授課老師的崗位工作標準,并達到上下一致的認同。對于能勝任本職的工作的員工,兼職由企業統一協調,所得報酬兼職員工占大頭,剩余部分專款專用,主要用于老師技術提高培訓、老師聚會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于企業統一協調,既宣傳了公司品牌也提高了個人的度,實現企業與個人的雙豐收。對于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不安排兼職。如果誰違反規則,則應受到相應的懲罰。
企業實行人性化管理不是喊口號,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建立規則,讓規則達到上下一致的認同,經過沉淀積累,讓規則形成習慣,讓習慣成為企業文化。這樣,員工不僅能夠在公司享受到歸屬感,也能讓企業更好的管理員工,實現雙方的互利互贏。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