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規則,這些只是束縛人的一種方法。個用的人士創新,第二個用的人也會成功,但是后來的就是跟隨了,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也想實現人生的夢想,那么打破常規,勇敢創新是非常的重要的。
奇虎360,用過電腦,對互聯網有些關注的人均不會陌生這個名字。可以說,360的成功,是個"屌絲逆襲"成功的不錯案例,令外界刮目相看,其中盡管有紛份擾擾的輿論和故事,但它能在夾縫中得以生存,不斷獲得市場份額,直至取得今天的成就,絕非偶然,一定有它核心的成功元素。
那么,這個核心的元素究竟是什么呢?
打破游戲規則:打破行業固有的游戲規則,并性地創造出新的游戲規則。我敢這么大膽的說,這就是360成功的核心元素,就是這么簡單。
創業初,360作為互聯網行業中的小微企業,從一開始就不按常理出牌,它常被比作是鯰魚,不斷挑戰行業巨頭的既得利益。它的"帶頭大哥"周鴻祎也常以"屌絲"形象出現,有話必說、睚眥必報的個性,讓他被冠以"紅衣大炮"的別號。
在周鴻祎的意識里,要有式創新,定是見微知著。他自認為并沒有很強的戰略布局能力,但微創新的積累也能改變世界。喬布斯曾說過一句好的話:"微小的創新可以改變世界。"周鴻祎是國內早鼓吹微創新的人。他的微創新三定律-"把大的變小,把復雜的變簡單,把貴的變便宜",已然是公司里產品經理們的信條。
無可否認,360的市場打法是對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是不錯沒錯。然而,反觀中國當下的許多中小微企業,讓人心生痛惜,他們正步入可怕的“山寨”之路,無盡的“學習”之淵。從產品、渠道、團隊到品牌他們均在向個行業老大的產品、老大的品牌靠攏。如行業老大的企業說要實行營銷管理5S,生產要實行某某標準等,于是他們一步一趨地學著,可終發現這招不靈,離自己想要的越來越遠,且郁悶為什么按到大企業的標準做仍沒有出路呢?
“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這是一句讓許多企業主或高管們趨之若騖的話,甚至奉為圣言。可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企業賣標準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讓中小企業沒有標準可言,其高尚的言語背后是一顆趕盡殺絕的殘暴之心。想想,在如此危墻之下,中小微企順墻而立,按照他們的規則前進,怎么可能有營銷突破,又怎么能順利成長呢?因此,我堅決地認為,中小微企業與其花時間去研究行業老大們的標準和規則,倒不如聚焦于探索如何打破行業的游戲規則,大膽地做一個周鴻祎式性地創造出新的游戲規則的人,焦點可在產品、可在渠道、可在團隊、也可在品牌。只是,我們一定要銘記,我們要打破游戲規則,我們就是要做一個游戲規則的破壞而非遵守者。
“當手里的每一張牌都是壞牌,想要贏一把的辦法就是打破游戲規則”。這是保羅·奧斯特《幻影書》中的一句話,它更加直觀又深刻地道出了打破游戲規則的重要性。餐飲行業的海底撈,沒有把顧客當上帝,也沒有學麥當勞,肯德基的標準,卻成就了今天行業的楷模;河南胖東超市,并沒有學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等跨國零售大鱷,而是象海底撈一樣聚焦于團隊上,也不斷地創造行業。
可以這么驕傲又同情地講,中國中小微企業是世界上勤力卻艱難、不易的一群,除了環境本身的因素,真正制約自己的是思維。中國市場經濟越來越趨于成熟,同質化競爭已是,未來的市場營銷一定是個“破壞”為王的時代,而非遵守為上。
360的成功,不僅僅是互聯網行業小微企業的成功模范,更應該是中國千萬中小微企業邁向成功的學習模板。如果,你還在一味的用以前人的創業老路子來發展自己的企業,如果你還不懂得產品和技術的創新,那么你只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被社會所淘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