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2 10:31:35 作者:sc001 來源:1
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與湖北衛視共同主辦的“2012中國綠公司年會電視論壇”4月21日舉行。論壇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 認為在商業的變革中間,商人要遵紀守法,每個人都是按照商業的變革在做事情,都是按照農業之道、商業之道在做事情,所以中國的商人離利益盡可能近一點,離政府 盡可能遠一點,這就是中國商人未來的希望。
以下為俞敏洪演講實錄:
俞敏洪:各位來賓大家晚上好,我就不說我自己的故事了。我覺得中國目前存在一個繁榮時代,比唐朝、宋朝的繁榮、康乾盛世的繁榮更加美好,其中的 原因是中國歷代的繁榮是來自于中國戰爭的減少,以及人口資源的增多等等,這次的繁榮是在人口,其中有一種力量毫無疑問是來自政府的力量,所以我們要感謝 黨、感謝政府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在改革開放30年的狀態下,持續穩定和繁榮,從政策上到體制上,盡管我們現在到體制和政策還有局限,以及我們進一步期待 體制和政策的改革,但是毫不夸張今天這個局面,政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政府本身想要一個社會這么繁榮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我們有第二個偉大的力量出現,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現在是第一次真正把商業的力量當做力量來看待,作為改變中國,使中國真正繁榮、真 正發展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力量來對待。在中國歷史上,商人從來沒有地位,但是在今天,商人是有地位的,盡管這個地位,我們認為遠遠不夠,但是畢竟我們有 了像柳傳志這樣的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原因使商業不能發展。
第一,是儒家精神所帶來的商業沖突,因為儒家是講究農業文化,跟西方的對等狀態是矛盾的,所以在思想對等的時候,包括唐朝、宋朝、明朝,到后來的萌芽,跟中國后期嚴重沖突。
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任何一個朝代都出現了一個局面,前面我們意識到中國古代的道德盡管有我們要繼承的地方,但是由于農業時代已經過去,打 破一些規矩,走向新的商業格局,剛才我們說到商業軟實力,真正的軟實力不是技術、不是人,真正的軟實力是精神,包括公開、透明、契約精神,所有這些都需要 社會共同遵守,企業家共同遵守,但是這些遠遠不夠,有時候一個地方的書記一句話、政府一個政策就改變了現狀,這是不對等的表現,但是商業的改造并且繼承中 間的改造,會帶來新的真正長久的發展,我認為這是真正的軟實力,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性的實力,對于這種商業的形成,對于這種商業軟實力的形成,需要企業 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我們今天看到另外一種現象,這個現象從古代到現代都有出現,并且都沒有改變過,就是如何防止政府和商人過份勾結, 而這個東西一旦形成,就會帶來社會分配的不公平,帶來了對于其他人在商業分配過程中的不對等現象,所有這一切,我覺得都是現在中國商業社會要解決的問題。
站在未來看現在,中國正在面臨這樣一個時代,這個時代要不就是我們能夠通過商業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合作,帶來中國未來長久的,源源不止200年、 300年的繁榮,在中國有一個特別偉大的特點,在中國幾千年來禁止做生意,但是中國人特別有做生意的能力,甚至這種能力遠遠超過猶太人集團,當一個全民自 由商業,能夠做商業的時代,都在通過這種商業進一步發展,而這種商業是民營企業,盡管國有企業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我認為在未來對GDP的增長, 以及創新的企業家精神作用更大的,應該是在民營企業家身上體現得更加持久,政府能不能夠繼續支持民營企業,是中國商業未來成功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條件。
第二 個條件是中國企業家面臨的困難環境,中國的企業家總是把自己稱為“企業家”,說到底就是在做生意,做生意說到條件就是有利可圖,有利可圖就是把利益最大 化,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無數不想看到的現象,包括前段時間出現了毒膠囊事件,但是這也是必然的現象,包括蘇丹紅等現象都是在利和弊的發展中出現,否則我們就 不可能在一個落后的同業時代、商業時代走向商人時代,所以對商人不一定沒有好處。
讓商人知道什么叫誠信經營,什么叫可持續經營。我們今天的會議讓各位商人 知道在商業的變革中間,要遵紀守法,每個人都是按照商業的變革在做事情,都是按照農業之道、商業之道在做事情,所以中國的商人離利益盡可能近一點,離政府 盡可能遠一點,這就是中國商人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