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員工的執行力相當于企業的生命力,提高員工的執行力是每個管理者都喜聞樂見的結果。那么,怎樣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提高員工執行力的方法。
一、讓員工參與其中
為了在市場中有效競爭,企業有明確的戰略計劃,并且在形勢發生變化時能靈活機動地改變計劃。改變計劃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機遇,但對員工來說,似乎意味著破壞。因為,員工與企業之間存在著互惠義務和互惠承諾(包括公開描述的和隱含沒有申明的),它們界定了兩者的關系,而企業的變革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改變了協議的內容。如果企業在制訂新的措施時,不讓員工參與,員工就無法了解變革的意圖,變革的措施就很難被員工接納。因此,只有讓員工參與其中,他們才容易接受。而且,員工往往了解問題的癥結、改進的方式以及客戶的想法,當工作中出現意外情況時,他們就會根據全局情況,做一些機動處理。并且,他們對自己參與制訂的戰略計劃,印象深刻,執行起來自覺性、責任感大大增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
所謂激勵,就是好品牌遵循人的行為規律,運用物質和精神相結合的手段,采取多渠道、多層次的方法,較大限度激發下屬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組織目標的貫徹執行。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等五種需要。人的需要結構,不僅有層次性,而且還有遞升性、主動性、差異性和例外性。企業應根據員工在不同階段、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實施不同的激勵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勵手段、方法和技巧。 同時,任何一項激勵措施,可能會引發員工的各種行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為并不是企業所希望的。因此,在配套的激勵機制基礎上,應建立合理的約束機制。否則員工只想得到好處,其行為就會偏離組織目標。執行力的生成和養成是以切合實際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依托和載體,沒有一個好的激勵約束機制,肯定沒有執行力。
三、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體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對社會的應變能力,從而提高執行力。那種“只使用、不充電”的用人行為,是對企業持續競爭力的破壞。因此,企業建立系統而科學的培訓體系來維系員工的發展。只有卓有成效的培訓才能使員工有效地執行企業的經營策略。
四、建立及時跟進機制
企業制訂出一個好的戰略計劃并不是萬全之策,也不一定達到目標,因為戰略目標的實施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跟進,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因素,需要承擔的風險以及預期的回報,針對達成率、生產率等指標對員工做多方面的考評,促使其不斷反省。 跟進按時間來劃分,一是事前跟進,發現潛在風險提前給員工預警。二是事中跟進,在任務進行中發現問題后,尋找解決辦法,使員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軌上來。三是事后跟進,出現問題后,找出原因,提供補救建議和具體措施,避免員工以后再犯同樣錯誤。通過跟進,向員工傳達一個敦促行動的信號,確保他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作到協調同步,這是提高員工執行力的一個重要控制措施。
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就是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在這個經濟社會,提高執行力是企業發展的保障,管理者需要完善自己的管理機制,為企業創造活力。創業資訊網為管理者提高更多的管理高招,點擊,你的企業因你改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