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孕育著產業希望,國家政策的扶持以的發展環境的改變勢必會讓中國產業的發展迎來春天,全球范圍內都在醞釀一輪新的產業變化,原有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發展潮流,那么中國產業變革將會何去何從?
在2013年11月29日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上,工銀租賃總裁叢林在開場演講中指出,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是推動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讓金融回歸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創新源于實實在在價值的理念,越來越被大家所認同。“工銀租賃六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與其他金融工具相比,金融租賃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產業振興、推動貿易平衡以及便利中小企業等方面,都可以發揮傳統金融業所不具備的功能。”
金融界的代表,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則表示,三中全會觸動他的點是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每一個金融機構如何在未來的充分競爭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鼓勵金融創新。作為點評嘉賓,叢林指出:虛與實、輕與重,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來定,不能一概而論。“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在把實做踏實的基礎上,將虛擬經濟和輕資產手段的優勢發揮出來。”這也是現場嘉賓們的共識:輕和重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在行業里面都可以做到輕資產、重資產。
通過激烈的辯論和強大腦碰撞我們可以看到,融合將是今后企業發展趨勢,只有融合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突破發展瓶頸,這條原則適合于任何行業,作為中國經濟重要力量,國資和民營企業都需要緊跟市場發展動態,這樣才能不被淘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