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我的歌聲,時而不靠譜,時而不著調!”這本是早前網絡上的一個段子,然而笑過之后,你會發現,很多企業其實也在犯同樣的錯誤,即使“五音俱全”,也難以唱得出一首首好歌,究其原因,就是跟不上營銷的節拍。那么現在,我們正經歷著怎樣的節奏變化呢?
在目前財務自由的情況下,以后的營銷是建立在幾乎所有人都是的基礎上,瞄準這些人“在日常生活滿足之后去買什么”,你就會發現:現在的技術更多是在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會有新的產品來不斷填補。比如說APP、互聯網和移動這三大終端,未來的生活方式中,所有物理的東西都會融入家庭。市場上更多的不是看得見的實物,而是無形的應用。
這是世界性趨勢,不光是在中國。生活方式發生變化,技術又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原來的產品,像吃什么的問題,還會繼續存在,只是人們的需求理念更多地放在了應用上,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說現在,你要是一天不刷屏、不上網的話,就會感覺像丟了什么似的。那些應用產品,已經變成了你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另外,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傳統媒體是把關的,理性可控。而現在的新媒體是不可控的,就是靠粉絲人氣,以情感代替理性判斷。這種改變,使企業或品牌,很容易在一夜之間火速成名,相應地,也可能突然垮掉。而當創業企業無法調整自身,來應對這種形勢的變化時,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互聯網時代,不可控的新媒體,使得企業的試錯成本越來越高。像諾基亞,當它犯錯的時候,人們還在捧它;而當整個社會都說它犯錯時,它就走了,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原本封閉的城鄉二元結構將很快融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深化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這無疑會加速勞動力的快速轉移,不久的將來,整個中國社會將會發生大遷移,生態也會發生大的變化,而轉型期也創造了大量機會,帶來了大量商機。
企業要想把握轉型期的商機,應當有跨界思考的意識。學會結合所在行業,深入解讀時事、熱點,從中領會能做什么,會發生什么變化,有哪些利好,以便于營銷決策。
時代在變,日新月異,營銷也在變。企業再也不能閉門造車,只有審時度勢,打開門來思考問題,基調才能與時代產生共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