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未來的渴望和夢想。我們總問自己怎樣才能獲得成功的果實呢?擁有努力、誠信、堅持等等優秀品質,終究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很多人都知道這樣回答,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從而走向成功呢?答案也許只有一個,我們始終不能鞭策自己,沒有給自己施加壓力,奉行著高貴的品質又有什么作用呢?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也都知道成功者所需的基本素質,但為什么到目前為止,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離成功還是那么遙遠呢?我想,根本的就在于我們對自己過于仁慈,沒有為自己制定成功的具體目標,也沒有制定實現目標的合理計劃,更沒有鞭策自己,讓自己進步。
不斷鞭策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才會有動力。目標和計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行動,在于執行。堅持不懈、直到成功!堅持的過程就是執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就是克服人的惰性。對于人來講,“善”與“惡”均衡存在,關鍵是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揚善,克服惡。惰性是惡的主要表現。成功的人往往能夠充滿激情地去工作,在工作中找到人生的樂趣,并樂此不疲。而碌碌無為的人往往懶于行動,遇到一點挫折就不能堅持執行計劃,做事往往半途而廢。
每個人都充滿無窮的潛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發揮了比別人更多的潛力,把一些不可能變為可能。他們的潛力是如何發揮出來的呢?答案只有一個:人要不斷鞭策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人都是有經濟理性的人,成功的人去做所從事的事業的原動力往往是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說白了就是為了賺到錢。改善自己處境的愿望越強烈,就越能堅定不移地執行自己的計劃,就越能夠成功。
怎樣才能成功?只有不斷鞭策自己,為自己的目標付諸行動。在市場競爭中,我們和競爭對手面臨的環境差不多,誰每天多做一點,誰就能贏得末了的勝利。比別人快一步,需要我們每天都逼迫自己比別人多付出一點,逼迫自己比別人多犧牲一點。
只有不斷鞭策自己,為自己現有的目標去付諸行動,施加壓力,終壓力也會轉化為動力,才能走向成功。要人知道,光陰很短暫,切不可碌碌無為,任自己的惰性去做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