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27 13:17:30 作者:sc001 來源:1
提要:上周六,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北京耶魯俱樂部的茶會,著名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會上發表了演講,主題是創新中國。他認為由于文化扼殺了激情、產品缺乏靈魂以及大公司以大欺小阻礙了中國實現真正的創新,中國這代人出不了喬布斯和蓋茨。TechNode刊登了一篇相關文章,我們編譯如下:
徐小平認為,雖然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但創新要想成為主流尚待時日,其理由如下:
中國的文化是教育優先,但卻以犧牲愛好為代價
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要求嚴苛。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競爭激烈。要想進入最好的學校,獲得最好的工作,除了拼關系,就只能靠好成績。徐小平認為高考是創造力與愛好的殺手,中國的教育體系要落后于西方國家,如美國。 他舉了兩個例子作為對比:
同樣都是中國孩子,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中國。在加拿大的這個酷愛編程,父母也鼓勵他自己拓展自己的技能。后來這個孩子繼續自己的興趣并創建了一家有價值的技術公司。第二個小孩在中國,這個孩子同樣十分酷愛編程,甚至還發明蘋果可能已經在使用的東西。但他的父母告訴他不要做這些事,應該專心學習準備高考。準備高考磨滅了他的編程愛好,最終他只是成為了一家大公司的員工。中國這種為了被接受而戰而不是鼓勵發揮好奇和愛好的天性的傳統觀念阻止了中國真正的潛能的發揮。
在被問到中國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實現創新時,他的回答是至少20年。
中國的產品與服務需要更多的靈魂
徐小平以喬布斯為例說明。他說喬布斯更像藝術家而非工程師。他相信產品需要個性,能感動人。徐小平說在中國基本上缺乏這類思考和直覺,這是中國這一代出不了喬布斯的根本原因。
雷軍是徐小平認為最接近中國的喬布斯這個角色的人,但徐小平認為他的朋友雷軍本質上是個工程師而不是藝術家。現在小米正在物色一位能夠像藝術家一樣行事的CEO,但是徐小平認為在中國很難找到這樣的人。(徐本人對藝術和文化很感興趣。他研究音樂,還是北京大學的音樂教師)
這個部分解釋了為什么中國會有那么多的山寨。大部分中國的初創企業都不是由設計師或者藝術家創立的,而是由缺乏思考新創意或設計創造力的工程師建立的。現在山寨有效是因為加速了推向市場的時間,但是中國人也在開始指責這種公然的復制行為。如果大家的反感程度加深的話,山寨者也許就要被迫改變策略。
巨頭壓制令創新者氣餒
美國尤其是硅谷的初創文化是成立是為了收購(build-to-acquire)。意思是說許多初創企業創造大公司可能想要的產品然后賣給對方。有時候大公司只想要他們的團隊,有時候是為了節省時間和金錢免于白手起家而收購初創企業的技術。
但是在中國,許多大公司財大氣粗,像百度、新浪和騰訊, 可以雇一個大型團隊來做相應的產品而不是收購初創企業。在中國往往是看到有一家初創企業做的東西有潛力了,大公司就會跟著復制,然后憑借其大規模用戶群的優勢最終將初創企業的原來的產品擠掉。這類大公司的威脅令人對創新氣餒。
不過像騰訊這樣的公司正試著變得更公平一點,現在這家公司給游戲開發者的分成比例已經從10-20%提高到了70%。希望事情能夠朝著這個方向繼續發展。
作者向徐小平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中國是否需要從政府開始采取自頂向下的辦法來加速中國的創新之旅,還是說只能自下而上,先讓人走出去,然后再回到中國?徐小平的回答是中間路線。想要改變如文化和思維方式這樣根深蒂固的東西是極端困難的,也只能從最高領導層發起。但另一方面,既然中國不能夠像其他國家一樣促進創造力和自由思考,那么創新還將繼續來自于接觸了其他國家和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