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 16:17:06 作者:程玉亮 來源:1
2011年,全國白酒累計產量102.6億升,同比增長30.7%。其中,川酒產量30.9億升,產值1380億,約占四川省工業總產值6.6%;黔酒產量約1.9億升,產值290億,約占貴州省工業總產值5.2%;徽酒產量4.02億升,產值約190億,約占安徽省工業總值1.3%。與川酒和黔酒所占本省工業經濟總產值的比例相比,徽酒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這讓新時期的徽商們不得不去深入思考,未來的徽商之路究竟在哪里。
2月13日,作為省政協委員的古井集團董事長余林在會議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在當前四川提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江蘇推動蘇酒板塊全面復興,全國白酒產業呈現出以省為單位的“戰國時期”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作為曾經在中國白酒史上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徽酒,更應該走出一條振興徽酒的“徽商之路”。
“徽商”在中國久負盛名,自明代中期興盛以來歷時400多年之久,素有“徽駱駝”之稱。如今,不甘落后的徽派酒企更提出了走出一條振興徽酒的“徽商之路”,此舉將徽酒作為承揚徽商精神的重要載體,不僅將振興徽酒作為徽派酒企的要務,更把傳揚徽商精神視為己任,也是對當前我們的“文化興國”與“經濟興國”戰略的具體踐行。
這條“徽商之路”該怎么走?余林在他的政協會議提案中建議,省政府“成立專門的白酒產業管理機構,加大政策扶持”,以改變安徽省內的白酒生產企業“散、小、弱”的現狀;“開展戰略性結構調整,縱橫聯合,抱團發展”通過強強聯合、資源優化配置,降低內耗、實現和諧共贏,以打造區域板塊優勢來提升徽酒整體競爭實力,重塑徽酒典范;“強化品牌建設力度,支持徽酒企業走向全國”隨著“文化興國”戰略的推廣實施,承載著企業文化傳播的品牌建設將成為徽酒走向全國市場的必然選擇。
面對中國白酒產業中各版塊新一輪的競爭與角逐,作為徽酒的代表,古井貢酒首先舉旗了“振興徽酒”的大旗,但是,這桿大旗能否插上高地?能否引起安徽政府和各個酒企的重視?能否開創新一代徽商的崛起之路?最后能否在這個群雄逐鹿的白酒市場上畫出徽酒新坐標?在筆者看來,這一系列的焦點將是2012年中國白酒界最大的看點。(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