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一部《中國合伙人》的電影上映,讓廣大的觀眾尤其是創業者看到新東方三位年輕人的合伙創業故事。其實我們更能從電影中找到現實生活的真是素材,再聯系我們自己的實際,也許能對自己的合伙創業有所啟發。
從新東方三大佬,到萬通六兄弟,到聯想柳傳志與倪光南,真功夫內斗、國美之爭等,江湖義氣、不合理的股權設置、利益分配不平衡、合伙人角色轉變、理念沖突、功高蓋主是中國式拆伙的一些關鍵詞。
《中國合伙人》的原型新東方教育集團則經歷過一段廣受公眾關注的混亂時期,由于新東方學生眾多,大眾度高,一有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學生好奇,例如廣受學生喜愛的名師羅永浩(現錘子ROM創始人),就曾經“帶頭造反”,對嗆俞敏洪,造成一時轟動。
新東方的真實故事遠比電影呈現得復雜、糾結許多,和君咨詢公司創始人王明夫在《高手過招》一書里提及,早新東方學校是個雜亂無章的大攤子,一塊好品牌子底下擱著一群個體戶,盡管名師輩出,但學校老師如同地方諸侯割據、各自為政,有人把持了托福班和GRE、有人把持了雅思和GMAT,誰能多開班,就能多分錢,校方只管拆帳,其余幾乎不管,導致老師們為了自身利益出發,互相擠兌攻擊,搶課程、搶學生,對新東方品牌產生了負面作用。
王明夫形容,當時各方利益難以平衡,俞敏洪安撫了這個又得罪了那個,末了核心團隊辭職的辭職、栽贓的栽贓、跳槽的跳槽、另起爐灶的另起爐灶,爭權奪利到了白熱化程度,連創始大佬間都氣氛火爆。
一次俞敏洪得知徐小平竟然帶領內部教師進行“革命”,反對他的新政,心中憤怒不解,直接讓人把徐小平的辦公室占了;隔日徐小平上班一看,見到自己的辦公室里坐著別人,幾乎說不出話來。但是在熟悉雙方的人士看來,徐小平也有私下為俞敏洪化解集體沖突的想法,并不是單純為了反對俞敏洪,“他們的事,反正說不清。”類似的沖突持續進行了四到五年,王強、徐小平以淡出新東方收場。
以上便是《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對我們創業者而言的真實感受,希望有所感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