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營銷對百事可樂的瓶頸到底有多深?
2011/11/21 13:37:31 作者:藍菲兒 來源:1
-
三十而立。
1981年,中國改革開放,百事集團與中國政府簽約,在深圳興建百事可樂灌瓶廠,成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之一。
2011年,是百事集團進入中國市場的第30個年頭。
正如百事大中華區主席孟可仕所說,百事集團在中國的發展是從星星之火變成了燎原之勢。在過去的30年里,百事集團在中國20多個城市建立了30多家灌裝廠、1家獨資濃縮液廠、5家食品廠和8個農場,員工多達3萬人。
而未來3年,百事集團將投資25億美元用于中國內地市場業務的開展、產品研發和環境保護。中國成為百事集團海外第一大市場,也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品牌新主張:渴望就是力量
從“啟動渴望”、“突破渴望”到“渴望無限”,渴望一直是百事傳播的主題元素。
2011年5月27日晚,百事中國在長城居庸關舉辦百事可樂新品牌主張發布會。通過3D投影,一條藍色巨龍在居庸關長城上空盤旋,為千年古跡帶來了藍色生機。當蛟龍騰空而起,咆哮著點亮烽火臺時,“渴望就是力量”六個大字閃耀于長城之上。
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力量的象征。作為天下第一雄關,無數人贊嘆居庸關山勢險峻,但更多是對它所代表的精神表示認同—古人保衛家園的強烈渴望,以及這種渴望迸發的巨大力量。居庸關成為對百事可樂新的品牌主張“渴望就是力量”的最好注解。
與之前的品牌主張相比,“渴望就是力量”將過去的“渴望”理念轉變成為切實的行動,通過一個個小小的渴望,積聚成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品牌新主張發布會現場,百事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李自強講述了安豬的故事:“安豬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他喜歡旅行,有一個自己的渴望,就是幫助農村的孩子。于是他提出了一個創意,在旅行的同時,多背一公斤,給農村的孩子帶去書和文具。安豬的這個小小的渴望,通過百事的媒體平臺,得到了無數年輕人的響應,一公斤變成十幾萬公斤,渴望的力量在不斷凝聚,因為這個渴望,無數農村小孩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營銷年輕族群
“做營銷,不能是單向思維,要考慮消費者在想什么。年輕人有他們的想法,一定要跟他們溝通,明白他們的追求、心態,才可以取得最好的營銷效果。”李自強說,“要跟年輕人多溝通,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很重要,這是我們所有營銷的出發點。”
不同于發達國家市場,中國市場呈現出跳躍性、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其他國家,產品的更新換代都是按部就班的,而在中國,所有的產品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出現的。比如,傳統的錄像機在國外被使用了很多年,而中國市場的使用周期非常短,很快就跳躍到了數字DV時代。
針對中國市場需求,2010年百事并購桂格公司,得到了含金量頗高的Gatorade品牌,由此大幅度提高了百事在非碳酸飲料市場的份額,相繼推出了符合中國人口味的桂格草本滋養燕麥粥系列產品。
而百事旗下的樂事薯片,以前原料只有土豆,但今年3月,百事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以大米和小麥為原料的悠米脆、悠麥脆系列產品。
中國是百事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百事在未來營銷方面的著眼點是給消費者提供更加開放的平臺。
面對互聯網的崛起,百事的營銷精髓就是“開放,開放,還是開放”,而且不是單純的開放,是要真正讀懂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引領他們的需求,引起他們內心的共鳴。
-
標簽TAG:
- 編輯:F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