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7 8:43:31 作者:網風 來源:1
三元股份自從重組三鹿股份后,公司一直沒有緩過勁來,連續兩年虧損的三元股份在今年中期業績終于扭虧為盈,但是給力上市公司業績的不是來自公司的主營業務,而是依靠參股麥當勞分紅實現的盈利。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的三元實現扭虧為盈,但是實現這一業績貢獻最大的卻并不是其主營業務,而是其參股公司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這表明三元的主業盈利能力不佳, 而三元壽光養殖基地建成后能夠有效解決山東奶源不足的問題,將其作為奶源輸出基地,為三元開拓華南市場鋪路,由于公司當前盈利是依賴于營業外收入,其主業表現不佳很難獲得投資者認可,因此其股價在短期內也不會大幅的上漲。”
參股麥當勞獲得收益4788萬元
資料顯示,自2009年3月三元并購三鹿集團部分核心資產后,三元股份就陷入持續虧損的狀態,對河北三元的整合,給公司帶來極大的財務負擔,本報告期內,雖然虧損數字在減少,但是整合三鹿并沒有給公司帶來業績的真正增長。
公司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8億元,較去年同期12.9億元增長15%。
公司營業利潤1939萬元,較去年同期-4742萬元增加了6681萬元。公司凈利潤2839萬元,而較去年同期-5151萬元,公司實現扭虧為盈。當然,三元股份扭虧為盈除了參股麥當勞分紅外,其河北三元在上半年的虧損巨減也有不好的功勞,在報告期內,河北三元虧損-3191萬元。
而真正給力三元股份中報業績的最大功臣還是公司參股麥當勞獲取的收益,中報顯示,上半年,參股麥當勞獲得了4788萬元的投資收益,該收益占上市公司凈利潤比重的168.69%。
向健軍表示,2009年,三元不惜花費巨額資金收購三鹿是看中了三鹿的奶粉業務,但是由于整合過程難度大、時間長,導致三元奶粉業務并未獲得預期的發展規模,三鹿在奶粉發展的優勢也未發揮出來,而當前三元完成三鹿的整合,而企業經營狀況也出現好轉,隨著其不斷加大對品牌建設和銷售渠道的延伸,奶粉業務或將成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點。
收購太子奶 意在加強主業?
在三元中期業績扭虧為盈后,公司又開始了重組并購的步伐。
在8月27日,三元發布公共稱,將通過與新華聯聯手來參與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株洲太子奶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太子奶集團供銷有限公司3個公司100%的股權重整和資產重整,而動用資本金不超過7.2億元。
對于一家連續虧損幾年的食品企業,三元股份在該報告期內,財務數字終于從負數變為正數,接著就做出巨資收購太子奶一事,多少讓人不太理解。而對聯手新華聯一事也是看中了新華聯的背景。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元股份因重組三鹿,拖累公司業績連續2年虧損,公司如果成功收購具有品牌優勢的太子奶,可以補充公司在乳酸菌領域的市場份額,但是,三元股份收購太子奶究竟能給三元帶來多大的效益,目前還不好說。
對于收購太子奶一事,在沒有得到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三元收購太子奶是否成功,都給市場留下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而對于因整合三鹿,參股麥當勞獲益而“緩過勁來”的三元,發力收購太子奶,是否是其擴大市場份額,向伊利、蒙牛那樣跑馬圈地占領市場份額呢?
據知情人士介紹,三元收購三鹿后,直到近期才宣布完成對三鹿的整合重組,在這段時間里,蒙牛、伊利持續發力搶占市場,目前已經占領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一些石家莊本地二線品牌也迅速搶占了三鹿倒下后騰出的市場空間,而三元卻未能有效承接三鹿原有市場份額,導致其所占市場份額少,地位落后于伊利、蒙牛、光明等企業。
對此,向健軍表示,“三元完成對三鹿資產的整合,開始發力奶制品市場,借助成功扭虧為盈的機會乘勝追擊,加強其主業的盈利能力,而提高主業將是其未來發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