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5 13:47:42 作者:sc005 來源:1
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曾創立了好耶、迪岸傳媒等多家公司,目前擔任大旗網董事長。
微博的紅火不用多說了,微博吸引了大量的用戶,而且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微博也是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網絡應用之一。既然有這么多的用戶,其媒體價值也自然成為商業研究的重點領域,圍繞微博媒體價值的挖掘,既牽動著微博平臺運營商,也牽動著大批品牌廣告主的營銷主管。微博營銷這個詞,在營銷圈中正在逐步升溫,各路玩家紛紛進入這個領域,魚龍混雜。
要全面分析微博營銷,首先需要將微博平臺的生態鏈做個剖析,微博生態鏈由三部分組成:微博平臺運營商、微博內容運營商、微博用戶。
微博平臺運營商,主要負責建立用戶關系,用戶溝通和信息流管道。平臺運營商可以到達所有用戶,并了解用戶的內容消費習慣。
微博內容運營商,通過制作內容,吸引用戶訂閱,發展用戶。這個環節有三種不同目的的力量在運營:獨立個人、專門的內容運營商和企業。
普通用戶,首先是信息的消費者,同時也是信息傳播的推動者,微博平臺與傳統媒體平臺最大的區別就是:每個用戶都可能是信息的傳播者。
從理論上分析,上述三個環節都有能力達到所有用戶,都具有微博營銷的能力和潛力,只不過難易程度有差異;到達用戶的精準度有差異;獲得用戶信任的能力有差異。
微博平臺,是微博營銷的主要玩家,通過微博的頁面廣告,平臺運營商可以非常輕松地到達所有的微博用戶,不過這種形式與所有網絡廣告的命運一樣,容易造成用戶的“習慣性忽略”;平臺運營商也可以通過對用戶閱讀習慣的分析,將用戶進行分組,對用戶投放“精準廣告”;平臺運營商還可以通過組織“活動”、“微直播”、“微訪談”等內容化的運營來進行“軟廣告”的投放。總之,微博平臺運營商“軟硬兼施”,自然成為微博營銷的主力軍。
微博內容運營商,通過生產具有“競爭力”的內容,獲得大量用戶的“關注”,形成媒體價值,也可以在微博營銷中分一杯羹。不過,內容運營商只能在“信息流”中植入營銷信息,操作難度自然要大,“極致”的內容則可以有效激發“轉”的力量,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微博平臺的強勢壓力下,微博內容運營商要想持久地在微博營銷中拿到廣告主的預算,其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內容的創意”能力。否則的話,微博內容運營商,只能淪落為“牛皮蘚”廣告發布者了。
微博用戶,雖說是微博平臺的信息消費者,由于微博平臺的SNS機制,每個用戶都可以將自己的SNS關系建立在微博平臺上,微博用戶則是“口碑傳播”的主角,雖然每個用戶的好友有限,但是,好友關系是“信任度”最高的關系,是“口碑營銷”最好的使者。“口碑營銷”遲早會是微博營銷的重要補充形式。
其他一些需求,雖然不是主流,也可以算是微博營銷的一種形態,如:幫助企業維護官方帳號,用戶數據分析等。但是,一些打著微博營銷的旗號,靠“飼養僵尸粉”和“牛皮蘚”廣告賺錢的運營商,其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微博平臺作為“開放平臺”的形態之一,其營銷價值的挖掘走在了其他“開放平臺”的前面,對未來的“開放平臺”營銷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可以預見的是,隨著2012年新浪率先對微博平臺進行商業化探索后,網絡廣告的預算將會快速向“開放平臺”轉移,互聯網的廣告格局將會發生顛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