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4/21 16:21:44 作者:搜創編輯 來源:0
對于“80,90后”的員工群體已經成為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面臨著這樣的尷尬選擇需要用人,但是卻實在不知道如何運用這批特殊時代和家庭教育背景造就的“新新人類”。
“80,90后”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身上被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獨生子女、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擴招、時代變革、市場經濟、東西方文化的大沖突與大融和......他們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熏陶的“結晶”。他們自己就是一個“矛盾的共同體”,他們不僅受到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教育”,也接受過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變革教育模式”的熏陶。他們在小學學習社會主義優越性時,老師講授“計劃成為資源的配置的主要方式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然而,一上中學就已經變成“市場調節應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
他們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社會背景造就了他們的性格特點,他們個性張揚、敢于表達;他們充滿朝氣、理解能力極強。但是,他們漠視責任、蔑視義務、完全的自我……譚小芳老師希望通過此課程有效管理和引導“80,90后”,發揮員工長處,和諧企業氛圍,為個人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專家提出以下幾點,主張應對“80,90后”進行多元化的管理:
1、從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
2、將約束人的權力型組織變成學習型組織
3、知識共享的虛擬工作空間
4、員工的自我管理和評估
5、重新認識主管和員工的價值定位與角色、任務與需具備的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幾點:
a、角色認識讓“80,90后”員工了解自己的行為對組織的影響;
b、人是一個時代的人,什么時代培育什么人,但同時企業絕對不是一個完全超然的組織,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價值理念同樣需要更新換代;
c、科學的授權,全員參與,是酒店企業普遍接受的管理理論,這些當然適用于“80,90后”的管理—你來做主:參與目標制定,達成績效;
d、以績效導向、以經濟手段為杠桿。結果導向深植人心:承諾、負責。
6、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并不適用于每一個時代。比如:重新理解“忠誠度”:從忠于公司到忠于專業或忠于自我。
7、和“80,90后”進行溝通是需要跨越代溝的,無論這條溝有多寬建立企業員工伙伴新關系。應作到:
a、從上下到對等;
b、包容差異化善待離職員工。
8、正所謂“有教無類”,“80,90后”不能給他們貼上標簽,更不能全盤否定:開辟容錯式管理沒有笨學生,只有笨老師,同樣“沒有笨員工,只有笨主管”。
a、以開放式平臺發動參與,激發創造力;
b、適應時代的潮流,塑“80,90后”新型企業文化:制定個性化培育方案。
總之,“攻心為上”: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90后員工管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從根源上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