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24 16:43:23 作者:浮云 來源:1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報如期而至,眾多家長和考生都在絞盡腦汁,力爭填報一個好學校、好專業,好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特別是專業的“冷”和 “熱”,更是家長和考生尤為看重的。但經驗證明,熱門專業不會一直“熱”,也許在報志愿的時候是熱門,但畢業時卻發現,幾年下來這個專業供大于求,競爭激烈,工作難找,反而是當時所謂的冷門專業卻熱了起來,供不應求,畢業生大都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高考志愿的“蝴蝶效應”尤為明顯,今天的一個選擇,很可能會對以后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各位家長和同學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謹慎行之。北方人才網人力資源專家魏慶文根據近幾年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情況,建議大家在填報志愿時應該“三思而后行”,從職業規劃角度考慮如何填報志愿。
第一,填報志愿最主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性格,也就是先要了解自己喜歡什么樣的工作,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一個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和適合的工作,成功的幾率才會更高。因此,在選擇專業時,大家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興趣和性格,通過使用科學的人才測評工具即可做到,比如北方人才網的職業興趣測試和職業風格傾向測試。
第二,填報志愿應該有前瞻性,要預測未來市場的需求情況。以天津為例,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經濟第三極,未來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可以預見未來的加工制造業、金融業將會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機械、電子、化工等技術專業以及財會、金融等相關專業必將有著廣闊的市場,大家在填報志愿時可重點關注這些專業。
第三,在報考學校和專業之間如何進行選擇的問題。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報考最好的學校、最喜歡的專業,但實際情況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專家建議首先選擇學校。因為知名院校一般都具備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學風,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而且,現在大學里一般都允許選修雙學位,給了同學們更多的選擇權。另外,一些知名企業在招聘時往往會對畢業院校有所要求,比如“985工程”院校或是“211工程”院校,在現在大學畢業生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企業這樣要求也無可厚非,我們需要主動去適應市場。
最后,不論選擇什么專業都要樹立努力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觀念。現在,企業在評價畢業生時主要對兩個方面不滿意:第一,知識欠缺、基礎薄弱;第二,將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能力不足。這些問題與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學習過程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實際上,目前我國的人才供求情況是結構性的失衡,對于真正的人才并非沒有需要,而是供不應求。不論是什么專業,只要有真才實學,必然會受到企業的青睞,在職場中掌握主動。為此,各位同學現在就要做好艱苦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準備。大學并不是學習生涯的結束,而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