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 10:29:34 作者:無名 來源:1
北京作為擁有數千年歷史的著名古都,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型城市。早在馬可波羅時代,元大都的繁榮富庶就震驚過世界。而京商,就是創造無限繁華并創造北京商業的特殊群體。作為商業一脈,與徽商、晉商一樣,京商在商業文化史上理應有自己的歷史地位。
日前,由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和北京商業經濟學會聯合發起并主辦的“首屆京商研討會”在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召開。本次會議以“傳承京商文脈,創新現代流通”為主題,正式啟動了京商研究。
悠久歷史孕育京商
胡平(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會長,原國家商業部部長)京商群體內涵具有開放性,既包括傳統京商又包括新京商和洋京商。因而京商文化研究要具有開放性。研究京商應該有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應該對京商的文化特征和來龍去脈進行深入研究。不僅要把傳統的優秀文化繼承下來,還要把創新文化、外來文化、現代文化和信息文化融合進來,開創出一個超越歷史的京商。舊時的晉商、徽商等到北京從事商業活動,融會成為了北京的京商,所以對京商的研究也要關注晉商、徽商在京商形成中的推動作用。還有就是對北京的會館從京商的角度給予重新認識。同時,京商智慧研究要具有開放性。商業文化是中國首次提出來的,古代的京商充滿商業智慧、現代京商同樣充滿了商業智慧。改革開放后,京商的商業智慧表現在商業文化和期貨交易兩個方面。中國的期貨交易模式曾被冠以“亞洲模式”的稱號。
應搶救傳統京商文化
萬典武(中國商業政策研究會副會長,原國家商業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對比徽商、晉商,北京商業的優勢在于歷史悠久、京韻濃郁,人才聚集和消費集中。作為歷史古都,北京有很多百年老店和歷史名店,有同仁堂、全聚德,有新中國第一店王府井百貨大樓。我國商界的著名學者也多聚集于北京,京商研究具有很好的基礎。京商研究大有可為,不僅要開京商課程,請老字號的新老管理者上講臺,開展京商個案研究;還應該設立京商研究室,集中專業力量研究京商;應搶救傳統京商文化,編輯京商叢書,使之成為可傳承的文化;還可以籌建京商展覽室,進而發展為展覽館。
將京商告訴世界
王茹芹(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商業穿越了文化歷史長河,匯聚了不同的文化因子,可以肯定地說京商是中國傳統都市型商業文化的代表,具有為皇家服務的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學術研究價值。通過系統、深入的京商研究,搶救、發掘京商歷史遺存,探索和升華現代商業精髓,將京商導向未來,將京商告訴世界,對豐富北京經濟史,推進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促進中國商業的文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北京現代商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和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始終將傳承和創新發展北京商業作為歷史使命。在京商研究中心的基礎上,要創辦京商博物館、組建京商資料室、撰寫京商學術專著。梳理京商發展文脈,總結京商學術體系,提煉京商文化精髓。京商研究要古為今用
葛賢慧(山西財經大學教授)晉商和京商淵源很深。第一家山西票號日升昌始建于明代的“京師平遙顏料會館”,山西票號成立于京師、服務于京師,北京是山西票號的發源地。
謝志華(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京商是官商、儒商,還是產商,值得很好研究,應該把京商這塊品牌推向中國,推向世界。
張世堯(中國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原國家商業部副部長)商業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商業沒有商人,就談不上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開創和發展,北京作為聞名的歷史古都,商業文明也同樣輝映在北京的文明史冊上,如同徽商和晉商一樣,京商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貢獻和歷史地位。研究“京商”要古為今用;要積極營造京商品牌,宣傳這個品牌,豐富和弘揚這個品牌。以培養新一代京商,加快北京商業現代化。
京商要打造“三名”工程
賀名侖(中國商業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原北京商學院院長)
京商文化是京商的核心。京商有其縱橫發展的深刻豐富的內涵。研究“京商”不僅要挖掘歷史,比如明清以來中國十大商幫的“地緣優勢、官商結合、儒商哲理、會館網絡”的傳承經驗值得研究;而且要營造現代化的特色。諸如,商圈塑造、自創品牌、業態組合、渠道網絡、服務體系等可以創新立奇形成獨特風格;此外,京商要發展就要強化商業道德、建立信用體系,認真打造名品、名店、名人“三名工程”。提高商人素質和承擔企業責任。
研究京商應承擔振興老字號的責任
王成榮(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業研究中心主任)傳統京商中現存最多的是老字號,當前中國老字號發展呈現出技術上的局限性、經營上的狹隘性和文化上的保守性。研究京商,還必須承擔振興老字號的責任,根本上,應進行產權變革,實行制度再造;同時要實行全面創新,向現代品牌轉換。要尋找能夠發揮企業優勢的合理的“生態位”,確立戰略定位,制定科學而前瞻的發展戰略。要積極推廣“老字號年輕化工程”,至少在理念年輕化、體制年輕化、管理年輕化、技術年輕化、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年輕化、形象年輕化、品牌年輕化等方面進行詳細設計,系統推進。當有一天老字號真正忘掉了自己的自然年齡,有了更年輕的商業年齡,贏得了更多的青年忠誠顧客,老字號在現代品牌的道路上才有了新的生命。
京商研究是及時和必要的
雷 (北京市商務局現代流通處處長)“十五”時期北京商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站在“十一五”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北京商業既面臨2008年奧運會在京舉辦的重大發展機遇,有著超越一般情況下的大量的新需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有很多新問題需要解決。京商研究是及時和必要的。郭志軍(原北京市政府商業顧問,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教授)京商是北京本土化的特殊商業群體。京商在歷史發展中積淀了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從比較商業角度看,京商有鮮明的特點:文化底蘊濃、誠信為本、重視親情、經營正統、管理規范,也有較濃的官氣———既有官商作風,也有政商色彩。在挖掘、繼承、發揚傳統京商文化的基礎上,京商研究也要面向未來。作為首都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商業發展必須符合首都經濟新概念,體現首都經濟特點。未來京商特色應表現在“四個最”:信息最靈敏、銷售熱點最多、文化品位最高、智能經營力最強;在商業運作上要體現“六化”要求:傳統特色化、信息網絡化、商業朝陽化、商旅一體化、營銷人性化、環境綠色化。
宋美云(天津社會科學院教授)北京商人的營銷目標聚焦在大量的政府官員、文人學士及其家屬,還有數量驚人的天璜貴胄。針對這類消費者,一些北京商人在產品的制作上精益求精。北京商業文化特色明顯地帶有服務于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北京的商業文化集全國商業之精華薈萃。袁家方(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京商”是集天下“商幫”文化之大成,于京城文化浸染中,歷練出的京師商家文化特色。所謂“新京商”,不但包括以中關村為代表的高科技商家,還包括近些年來異軍突起的其他各個產業、行業、方面的企業或企業集團等;還包括那些仍然活躍在市場及社會生活中的那些老字號們。
龐毅(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京商研究還要注重主體性和個體性的問題,要借鑒其他商幫的研究經驗,古代北京在強大的封建等級統治之下,商業和商人沒有寬松的環境。而如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京商在繼承傳統下,張揚個性,才能健康發展。研究過去的北京、了解現代的北京、瞻望未來的北京,離不開京商。京商作為一個群體,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符號,其內涵與外延寬廣而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