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4 13:46:48 作者:sc001 來源:1
■張帆 見習記者 蘇炎
一位擔保資深人士指出,當前有些企業高息借貸,過度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一夜間崩盤。同時,也有一些人蓄意詐騙,非法集資。像張紅這樣的案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究竟屬于民間借貸,還是非法集資,甚至是不是詐騙,都有待官方的最終裁決
“人長得漂亮!”、“有氣質!有氣場!”、“出入有百萬元的寶馬、奧迪車代步”、“有多處房產”、“像干大事的人”,所有這些曾是眾多借貸人對南京跑路女老板張紅的慣有標簽。
誰能細說出張紅的詳細情況?受訪人中沒有一個人能言及。“給我們高利息回報時,張紅就像送財造福的‘女菩薩’,跑路后,又像是‘魔鬼’,吸干了我們的財富后,消失的無影蹤,讓我們不經意間經歷著天堂和地獄。”一位借貸給張紅資金的人士這樣向記者形容他的切身感受。
張紅是誰?她在哪兒?這是所有借貸給她資金的人們內心的疑問和吶喊。本報記者多方探詢和采訪,試圖還原真相,卻發現這一切像謎一樣。
誰是張紅?
直到4月5日晚,經過多方聯系,再也找不到張紅,借貸給她錢的人,才意識到張紅有“問題”。
“張紅有問題,要找到她,追回借給她的資金。”這是所有借貸給張紅資金人的心聲。但令他們失望的是,所掌握的有關張紅的信息太少了。甚至只知道張紅是有身份的老板,連其公司確切的名字和辦公地址都不知道。
一位知情人士稱,她是通過一個朋友知道張紅的。40多歲的張紅看上去只有30歲左右的樣子,自稱是一家名叫嘉儀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實際控股人,主要經營醫療器械生意,產品是疤痕膏和食道散,公司攤子很大,急需資金,以月利息5%的高回報向社會募集資金,單筆資金最低10萬元。
該人士說,當時手上剛好有資金,又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放到銀行還跑不過CPI,便借貸給了張紅。張紅剛開始也是按月支付利息,頗有信譽。這也是導致她后來將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的錢一塊拿過來,借貸給張紅的主要原因。
該人士告訴記者,她累計向張紅放貸了100多萬元,如今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那都是家人們的血汗錢。
張紅自稱不但做醫療用品,還搞網絡公司。該人士原本只知道張紅在南京珠江路新世界有辦公地點,直到出事后才知道白下區大光路錦江麗舍7樓還有一個辦公點。張紅是不是狡兔三窟?現在還不得而知。
在錦江麗舍的七層701室,記者看到這里已是大門緊鎖,門口的LOGO墻上,曾經有過的公司名稱已被清理得只剩下印跡,名稱也已無法辨認。
透過玻璃門向辦公室里望去,這個復式的辦公室已是一片狼藉,只有門口的吊燈還在似乎昭示這間辦公室曾有的奢華。
在錦江麗舍的物業處,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701室是個人產權,跟物業無關,產權登記人是不是張紅,她并不知情。至今物業處還有701室支付物業和水電費的一張轉賬支票,但這個賬戶里面已沒有一分錢可支付。說著該負責人拿出了這張轉賬支票。
記者看到,這張中國工商銀行的轉賬支票,上面印鑒顯示的公司名稱是南京阮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個人印鑒是張震,數額是捌佰零貳拾叁元柒角。記者向物業人員求證這是否就是張紅的公司,該負責人表示并不能肯定。
記者經查詢了解到,南京阮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17日,注冊地并不在錦江麗舍,法人代表是轉賬支票中留有個人印鑒章的張震,而不是張紅,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范圍是網絡系統工程設計、施工等。
錦江麗舍的保安告訴記者,張紅雖然在這兒辦公,但跟她并不相熟,只是偶爾看到乘坐寶馬車來上班。該保安稱,張紅絕對是氣質女郎,那派頭讓他自慚形穢,不好意思多看一眼。直到張紅“跑路”后,才聽別人談論起,對她有了一些了解。
在錦江麗舍與張紅是鄰居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他也只是偶爾看到張紅,身邊帶著一個瘦瘦高高、帥氣十足的男子。
借貸之謎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張紅經營高息攬儲至少有3年的光景了,但一直能兌現著承諾,大家都感覺風險可控,悶聲發財。
為此,張紅還發展了一批業務員,專門負責吸收“投資”。截至今年2月,不少借貸給張紅資金的人員在清理賬戶時發現,從去年12月開始,張紅承諾的利息就出現拖延或減少。張紅對此聲稱,醫院改制導致回款慢,最近資金周轉困難。
據了解,今年3月14日,張紅組織數百名投資者召開了一次商談會。會上,張紅淚流滿面地訴說,自己和丈夫為了籌錢,幾天前在徐州遭遇車禍,現在丈夫成了植物人躺在外地醫院,自己頭部也受傷。為了渡過難關,她特意請高人制定了投資者自救方案。
張紅稱,大家出錢作為自救款給她,每10萬換回先前的本金3萬,自救出來的本金當場得款,自救資金與產生的利息半月后返還。
憑著高額回報和確保自己資金的安全著陸,從3月15日開始,很多人早上6點就去排隊,參加“自救”。為此,張紅規定發號交錢,每天就100多個號。不是排隊就能交錢!眾人“自救”得更加瘋狂。
知情人士稱,有數百人參加了“自救”,張紅至少有近億元資金到手。但到了4月2日,不少自救款到期,仍然無法償還。
此時,張紅又稱找到了新的投資項目,搞網絡公司。因缺少資金周轉,以每股1塊錢的價格賤賣公司股份,只要參與認購網絡公司股份的,每萬股送2000股,并對股價今后的浮動做出了一系列的承諾。同時稱,在4月10日,向大家兌現此前的自救款和利息。
直至4月5日晚上,有人發現張紅連同手下的10多個業務員再也聯系不上了。此時,眾多借貸給張紅資金的人員才確認張紅跑路了,同時發現,張紅在他們參與自救時,將先前落款為醫療器械公司的借條全部收回,換成了她個人簽名和蓋私章的借條。
面對眾人的描述,記者在南京企業界多方打探張紅的消息,卻沒有人知道。一位女企業家,這樣告訴記者,她本人也是看到相關報道才知道此事的,之前對張紅這個人根本沒有一點印象,如果說像報道中所言的有實力的企業家,她應當會認識。
該企業家坦言,近兩年來,出現了一些生面孔,這些所謂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相貌出眾,日常出手闊綽,但卻沒有實體。
結局之謎
一位女士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她是由親戚介紹進來的,屬于張紅借貸資金中的“散戶”,在最底層,她的上層是她親戚,她親戚還有上層、上上層。
她告訴記者,張紅跑路后,借貸中的多個擔保人已到白下區公安局自首。同時,他們這些上當受騙的自發地組織成立了“自救小組”。4月16日,曾有100多人向南京市政府請愿,因情緒激動還曾引發了警民爭執。
目前,張紅的豪車和多處房產已變賣。自救小組的人員曾找到張紅的丈夫,對方稱,已經與張紅離婚,兩者不再有關系,也沒有發生過張紅所說的車禍。自救小組的人員又找到張紅兒子所在的學校,校方稱她兒子已休學,具體去向不知道。張紅到底欠多少人的錢,金額是多少,沒人能說清。
后來,該女士又主動聯系記者說希望記者不要再對張紅此事進行報道,自救小組已于4月22日將張紅在南京下關區抓獲,并押送到了白下區公安局。
記者為此專程趕往白下區公安局進行采訪,但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對此三緘其口,不做回應。
南京當地一位媒體人士告訴記者,他的岳母也陷入了張紅的“集資”之中,好在只有10萬元,但老人痛苦不已。該人士稱,張紅集資案有可能涉及金額在20個億左右,南京當地有些政府機構的人員也參與了其中,但礙于身份不便、也不敢公開追討。
南京一位擔保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南京近期確有不少跑路的老板,有些還選擇了自殺。他所了解的就有一個在跳海后被救了下來,現在是生不如死。
他指出,當前有些企業高息借貸,過度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一夜間崩盤。同時,也有一些人蓄意詐騙,非法集資。像張紅這樣的案例,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究竟屬于民間借貸,還是非法集資,甚至是不是詐騙,都有待官方的最終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