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9 8:31:43 作者:網風 來源:1
“德爾塔1”交易部門(Delta 1 Trading Desk),這只隱匿在金融叢林中的“惡狼”,因為瑞士銀行集團(UBS)20億美元的巨虧而浮出水面。
英國警方16日對瑞銀交易員奎庫·阿多博利(Kweku Adoboli)提出指控,罪名為濫用職權從事欺詐和偽造賬目。
根據英國和瑞士金融監管部門的聯合聲明,針對瑞銀駭人損失的調查正在啟動,這家金融巨頭的賬戶將交由第三方獨立機構審查。
截至目前,瑞銀尚未披露導致虧損的投資操作細節,但值得注意的是,阿多博利正是供職于瑞銀的“德爾塔1”,他是一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交易員。
作為一個復雜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部門,“德爾塔1”主要幫助客戶對一籃子證券進行投機或風險對沖,同時也涉及銀行的自營交易,在其衍生工具包中包括ETF、互換交易及期貨等。
這個擅長玩轉金融衍生品的部門似乎已經成為投行巨頭的高危部門。
三年前,阿多博利的“難兄難弟”熱羅姆·凱維埃爾(Jerome Kerviel)一手葬送了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74億美元,這一虧損也來自于“德爾塔1”。
瑞銀寒流
當地時間15日凌晨3時30分,在倫敦微寒的空氣中,31歲的阿多博利被倫敦警方逮捕。
當天上午,瑞銀發布消息稱,該行發現一名交易員未經批準私自動用銀行自有資金進行交易,事件還在調查中,但預計造成高達20億美元的損失。這可能令瑞銀第三季度虧損,但客戶頭寸沒有受到影響。
16日,英國警方對阿多博利提出指控,罪名為濫用職權進行欺詐和偽造賬目。
從加納到以色列,再到英國,就讀寄宿制高中成為海外留學生,接著考入諾丁漢大學,最終供職瑞銀——阿多博利原本可能繼續自己的有為青年打拼路線。
就在本月6日,阿多博利還在個人網頁上說“需要創造一個奇跡”,幾天之后,他就創造了瑞銀史上的“奇跡”。
倫敦警方負責人在一份聲明中說,15日凌晨1點,瑞銀聯系了倫敦警察局,表示該行一名交易員存在欺詐行為。在接到報案后倫敦警方迅速做出反應,2個半小時后,在倫敦市中心的一處住宅以“涉嫌濫用職權構成欺詐”逮捕了阿多博利。
英國金融監管部門和瑞士金融市場 監管局正與瑞銀方面保持聯系,并由獨立的第三方進一步調查,瑞銀將承擔調查所需費用。
行業分析師說,這樁違規交易使瑞銀的盈利前景變得黯淡,旗下投行業務也可能受到外界質疑,令接連遭遇金融危機和查稅風暴沖擊的瑞銀聲譽再度受損。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都已將瑞銀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由于瑞銀在瑞士證券交易所15日開市前兩分鐘發布違規交易消息,瑞銀股價在開盤后一路下挫,全天跌幅達10.8%,股價創2009年3月來新低。
財報顯示,二季度瑞銀稅前利潤為17億瑞士法郎,低于上季度22億瑞士法郎。
瑞銀集團表示,此前2009年設定的稅前利潤目標將不能實現。在未來兩三年內,將削減成本15億~20億瑞郎。
無論是二季度利潤還是未來的成本壓縮,阿多博利操盤的“致命游戲”所帶來的損失已經將此全部蝕盡。
揭秘“德爾塔1”
“德爾塔1”部門通常是大型投行證券金融或者證券衍生品部門的一部分,負責自營交易和經紀業務,通常通過多種“德爾塔1”產品相關戰略來盈利。
比如,一名想做空瑞士股票的客戶預計瑞郎將會上漲,“德爾塔1”會設計一個組合交易策略,將股票互換、期貨和ETF結合采用。因為這些衍生品價格反映的是標的證券走勢,它們被視為能夠作為對沖市場波動的工具,避免給銀行帶來額外風險。
“德爾塔1”是一個擁有線性、平衡回報軌跡的衍生工具,涉及ETF、股權互換、期貨、遠期、跟蹤和遠期利率協議等在內的多種工具。
“1”是指衍生品價格的變化幅度與標的資產變化幅度的比值達到過接近1。
舉例來說,如果富時100指數上漲1%,那么從理論上說,考慮到未來指數成分變化、股息調整和遠期利率等原因導致的微小偏差外,(跟蹤)該指數的期貨合約也將上漲約1%。
作為業務的一部分,交易員創造一籃子跟蹤標的資產的衍生產品,在一些情況下,他們使用計算機程序,從衍生品和標的資產的微小價差中獲得利潤。
從理論上說,由于對各種證券組合進行投機活動,以及對沖了風險,這是一個相對低風險的部門。
事實上,“德爾塔1”是投行僅剩的幾種可用自營資本進行大筆押注的交易之一。
《金融時報》將這類交易形容為“銀行業中最熱門的業務之一”、“銀行界支柱交易最后的版圖”。
大多數華爾街公司都為客戶設立了這樣的部門,他們認為購買標的資產衍生品的風險要比直接購買該資產小得多。
《紐約時報》文章分析稱,“德爾塔1”近年來已經為華爾街巨頭帶來了數十億的資金。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分析師阿博霍桑(Kian Abouhossein)則在一份研究中預計,該業務今年將帶來總計110億美元的收入。
一些市場操盤手認為,現階段難以用“未授權”來解釋這次由小動作引發的大虧損,因為在瑞銀旗下投行的金融系統中,一些大客戶的賬戶始終處于有必要被死盯的狀態,任何非常規、大規模的資金轉移都應當能夠被及時攔截。
但問題是,目前并不能排除后臺數據被修改。
在“德爾塔1”這個神秘而低調的投行部門,無論是前臺還是后臺操作,交易員都須深諳。
凱維埃爾就是鮮活的范例。
他在轉入“德爾塔1”之前,供職于后臺管理部門。正是利用自己對銀行后臺安全系統的熟悉,凱維埃爾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虛擬交易”,建立起超過正常范圍的交易頭寸,為即將到期的合約轉倉。
凱維埃爾后獲刑3年。
流氓交易員監管
在幾大投行大佬中,高盛(Goldman Sachs)擁有的“德爾塔1”業務規模相對較大。
摩根大通報告估計,高盛今年該業務的收入將達到12億美元,瑞銀則為5億美元。
相比之下,瑞銀72%的回報率則高于高盛。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100%安全的賺錢機器。
在巨大的風險面前,高盛和瑞銀的“德爾塔1”收益多少也只是50步和100步之別。
上周,高盛向客戶發送信件告知,因業績不佳,高盛將在今年10月關閉旗下著名的對沖基金全球Alpha基金(Global Alpha Fund)。
路透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的話說,該基金截至今年8月已經下跌12%。而據對沖基金研究公司數據,量化基金今年平均只下跌了1%。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幾位投資者要求贖回他們的投資,該基金二季度管理著10億美元資產。
自三年前的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巨頭“大而不倒”的基石已經撼動,風控的升級是“維穩”的題中之義。
金融危機以來,衍生品交易一直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
目前仍在完善細節的《沃克爾規則》(Volcker Rule)就是專門針對金融衍生品的,該規則旨在防止美國銀行進行過多風險操作,而目前規則爭議的焦點是如何定義自營交易。
15日,因瑞銀交易損失丑聞呼吁抓緊監管的聲音出現。
來自“美國金融改革”(Americans for Financial Reform)的聲明稱:“這再次凸顯了我們金融體系核心問題——大銀行規模如此龐大、如此復雜,以至于他們自己的管理無法完全控制風險。”
聲明進一步稱,流氓交易員的故事指出一個更大的問題,正如《沃克爾規則》所說,必須進行結構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