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餐飲消費也逐年增加,餐飲行業是市場中的朝陽企業之一,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故事中的一個洋餐廳的打工者,九年的歲月變遷將他打磨成一個骨之味的董事長,就因為一次偶然的商機發現,讓他寫就了一段致富傳奇,下面我們就來了解羅文波的創業人生。
羅文波是骨之味的董事長,1981年生,是個標準的“80后”。他身家千萬,但9年前他還在打工。員工們說,羅文波平時常穿著大力水手或叮當貓的T恤在辦公室之間穿梭,讓人覺得很親近。
羅文波是德化人,父母都是很普通的農民。他很早就出來打工。剛開始他在泉州的一家洋快餐店上班,隨著對行業的熟悉,羅文波漸漸萌生出自己開店的想法。三四年后,羅文波只身來到廈門。在廈門的大街小巷逛了一圈后,羅文波發現,福建人喜歡喝湯,但在廈門居然沒有一家做湯的餐飲店。
那個時候是火鍋興盛的年代,西南的川味火鍋、北方的小肥羊等等,一個個轟轟烈烈地占據著廈門的餐飲市場。羅文波曾吃過江南的筒骨火鍋。他想,如果從江南火鍋入手,提倡養生概念,說不定會能取得成功。
2005年6月下旬,羅文波和他的合伙人——做服裝生意的陳武和做設計師的王啟濤在江頭開了家骨之味。剛開始的時候,羅文波和他的合伙人一起,親自服務顧客。這樣做一來能及時得到的顧客反饋,二來能更清楚地了解餐廳的不足和優點。
在骨之味,從員工到老板,沒有等級之分,只有職位不同。哪怕是掃地的阿姨,到公司滿三年,每年都有一次國內游的機會;滿五年,還可以到國外旅游。
去年冬天,骨之味的老板們從德化農村買來了一頭150公斤重的豬專為員工熬湯。烹制好后,羅文波和其他兩位老板從德化的骨之味開始,給泉州、漳州、同安、集美、島內每家店送一桶。目前,羅文波正在嘗試讓員工參股分紅,在同安店,60%多的股份為員工所有。
2005年春節,骨之味第二家分店開張,到2010年5月,骨之味在全國共有23家分店。不過,羅文波并不滿足于此。他希望時機成熟的時候,骨之味能夠上市。
“別的老板賺了錢之后可能就會買車買房,把錢轉換為固定資產,而我們的老板除了日常的生活開資,所有的利潤都投到了骨之味。羅總到現在仍然和員工一樣,住在租來的小房子里,只是為了工作才買了一輛普通轎車。”一位員工說。
讀完羅文波的創業故事,從他的創富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商機的重要性,抓住財富商機,通過自己的的努力,也能實現你的創富人生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