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7 14:40:34 作者:網風 來源:0
十月份很快就要臨近,十月是應屆畢業生求職和實習的高峰期。很多在校大學生即將進入社會,參加到不同單位、各行各業的工作崗位當中。但是進入陌生的環境,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變,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份工作對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它既是職業生涯的起點,又是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礎。因此,初入職場,如何順利地融入工作環境,進入“成長”狀態,對于這些還稚氣未脫的大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學校的時候,很多學生養成了等著老師給指派學習任務的習慣。如果在工作中也是這樣的話,你的未來就會比較渺茫了。因為,在企業里“千里馬”往往是表現優秀而被伯樂看中的,而不是靠伯樂去相出來的。因此,如果一個人缺乏主動性,就會經常失去表現和鍛煉的機會,而且還會被別人認為你缺乏主動性、頭腦愚笨、沒有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會遇到各種挫折和挑戰,要想建立積極、開放的心態,在完成工作任務時,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堅定信心,勇于迎接挑戰,在遇到挫折和挑戰時,要多從正面、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幫助自己擺脫煩惱,保持自信狀態。在遇到原來未接觸過的工作任務時,可以將較難的任務分解成容易分步解決的小問題。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學會對自己微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不要放棄,同時應冷靜地分析各種可能性,努力進行各種嘗試,完成自己的目標。其次,追求卓越,在達到既定目標后,不要滿足于現狀,應該不斷地為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不斷地進行改進,并從各方面尋求反饋,以便獲得新的改進思路。
大學生在進入職場后,80%~90%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重新構建和繼續學習,然而剛剛從學校出來進入企業的學生經常會遇到一個難題:怎樣學會“獨立學習”和“職業學習”!
在學校的時候,學生往往適應了“講師制”的方式,即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往往是依賴課堂講解、做實驗、復習、考試等方式來完成學習過程的。然而進入企業后,企業培養人才的方式一般為“導師制”,即每個進入企業的初級人員都由一個有經驗的員工來進行工作指導。但往往有經驗的人員的工作被安排得較滿,他們的薪酬里一般沒有“指導新人”的費用,因此每個進入職場的初級人員,都應該盡量深思熟慮之后再去提問和獲得幫助。
在進入職場之后,注意觀察和學習有經驗人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也非常重要。有機會多向他人虛心請教。記住,“從工作過程中學習”以及“從行動中學習”是職業學習的主要形式,你的工作過程就是你學習能力和處事能力提高的過程。
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有效的溝通非常有必要,不要忽視溝通的作用和有效性,為了避免出現誤解,最好每次開會,拿記事本記錄下來,然后向對方確認一下自己理解得是否正確,以免出現返工,造成損失。在與團隊成員或他人進行溝通時,應盡量避免主觀臆斷,以免造成誤解。首先,應投入注意力,傾聽并理解別人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同時應注意信息被多次傳遞后,會出現歪曲或損失;其次,向他人傳遞信息時,應該關注對方是否真正理解了你的意圖,盡量用對方理解的方式去溝通。
投入時間去傾聽和理解他人的觀點和建議,多與不同觀點的人進行溝通,站在他人角度,綜合考慮問題,做到先去理解別人,然后再追求被別人理解,這樣才能開拓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在工作當中隨著溝通技巧的提升,你的工作能力和積累也會不斷得到提升,對于個人的成長有非常有幫助的!
在真正進入職場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如何處理好和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這是你是否能夠在一家企業長久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工作中,你需要占到別人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并且設身處地的理解別人的一些在你看來不妥的做法。當然也需要注意你自身的言語以及情緒宣泄的方式。不要卷入企業內部小團體的人際矛盾中,在遇到各種矛盾時,爭取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保持靈活性,不拘泥于小節,要照顧不同人的需求,維護各方利益,實現共贏。平時積極參加團隊的各項活動,發展并維持各種人際關系,通過各種渠道結交更多朋友,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