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4 0:00:00 作者:黑色可可 來源:F600創業社區
又是一個畢業季節,在這個夏季,有的畢業生為了自己的工作忙碌奔波著,尋找蕓蕓職場中適合自己的那一個位置。也有的畢業生懷揣者創業的夢想,走起了創業致富的道路。
剛離校的畢業生應該去創業還是就業呢?懵懂的畢業生怎么樣去創業,現在適不適合創業呢?看看我們的畢業生都被怎么樣的問題困擾著吧。
明確方向
?
?
“眼高手低、不學無術”是多數用人單位對當今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評價,這不是一種單純的偏見,而是一種現象:沒有經驗卻漫天要價,能力不足卻自恃無恐。可見,高學歷就代表強能力的學說怪圈已被打破,曾經大學文憑就是敲門磚的法寶已經失靈。在諸多希望變成無望之后,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開始轉變思維,順應時代發展需要開始創業,想法很好,創業的道路卻是布滿荊棘。
有人說成功就是堅持,熬過去就成功了,這不是絕對。俗話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堅持會讓人你離成功越來越遠。一個聰明人,除了把握時機和積累實力外,更重要的是找對方向,成功并非只有創業一種,我們不能否認打工就沒有出路的說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打拼出一番事業,打工皇帝唐駿就是一個很好的“黑馬”例子,但對于大眾來說,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做的確能讓身價增值,但打工的日子是暗無天日的,賺錢的永遠是老板,賣命的永遠是員工。創業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最有希望也最快捷的方法。明確是就業還是創業的方向,不只代表你的報復理想,也決定了你的未來。
分清利弊
?
?
隨著大學生創業大軍的隊伍不斷壯大,大學畢業生是否應該創業的爭議一直不斷。
有資深創業研究人士指出,大學生創業有利也有弊,大學生屬于高級知識人群,受過多年的教育,能夠快速的接受信息并運用到創業創新中,然而創業的模式有很多種,項目繁多,行業競爭更是激烈,大學生缺少應對市場變化的社會經驗,為了增加創業的成功率,在項目的選擇上要格外用心,“好的項目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選與自己專業和興趣接近的行業,做自己熟悉的才最有前途,大學生創業千萬不能盲從。
{pages}明確初衷
?
?
在創業環境優良和政策不斷向大學生傾斜的社會背景下,導致部分難就業的大學生一股腦投身創業,在加劇競爭的同時也攪亂了市場,在成功的個案背后,更多的是在創業道路上讓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應屆畢業生叫苦不迭,創業試水失敗。這里值得大學畢業生深思的問題是:你為什么要創業?創業的初衷目的直接關系到你創業的結果。
當然,創業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而且在今天這個訊息時代,創業的途徑也很多,從擺地攤,到開門店,從開公司到辦工廠,從實體店到淘寶等網上開店的日益增多,創業方式和陣地也在逐漸發生改變。盡管并不是每個人創業都能夠成功,但創業已經成了一種社會趨勢,對于年輕人靠創業謀出路更是勢在必行。
怎樣創業成功?給大學生創業若干建議
?
?
談起上大學期間與畢業后創業就業的不同,小編要說大學期間是生存型創業,只要能掙到錢,能鍛煉自己,什么都干;而畢業后是事業型創業,必須考慮長遠。他所說的長遠,不是什么能掙錢干什么,而是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及個人特長,選擇具有發展前景的項目,以利于今后做大做強。
關于大學生創業,在校期間不求規模,不要只有想法,關鍵是要有行動,先干才能積累經驗,只要不賠錢就行。而畢業后的創業,首先積累經驗最重要;其次創業不能單打獨斗,要有一個好的團隊,這個團隊里成員要有互補性,要找比你能力強、水平高的人,或者他有你所不具備的優勢;最后要充分利用國家給予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
雖然現在大學生創業的故事越來越多,創業已經成了大學生的潮流,但是沒經過社會鍛煉的大學生們還是要三思而后行。一旦準備走上這條路,就要有吃苦的創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