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6 15:42:41 作者:網站主編 來源:0
企業文化的誤區
我們這幾年一直關注企業文化建設,但是似乎跟很多管理模式一樣,我們在導入的過程中往往進入了一些誤區。這些誤區使得很多企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下面總結了三個誤區?
1.誤區一
我們簡單地把企業文化的建設,變成了一些口號和一些活動。以為喊出口號,組織一些社會活動,公司就有了企業文化。
【案例】
有一種活動叫拓展培訓,它主要是從文化層面上,來解決企業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問題。參加過這種培訓的人會體會到,不管企業平時投入的管理有多少,不管員工之間的矛盾是否激烈,只要進了拓展訓練營,在參加訓練的那幾天,每個員工都會強烈地感受到團隊精神,不分男女老少,不論職位高低,整個團隊都非常團結。但問題是,拓展培訓結束后,回到原來的公司,一切都不存在了。因為拓展培訓營的環境是特定的,它適合團隊,而每個公司的環境是特定的,它很可能不適合團隊。因此,僅僅通過一些活動,一些口號來解決整個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不切合實際的。
2.誤區二
不結合自己公司內部的實際情況來培養企業文化,而盲目照搬其它企業的模式。
【案例】
芬蘭的諾基亞公司,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以人為本”。于是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也開始效仿諾基亞。大家都打出“以人為本”這樣的一個旗號,來作為自己企業文化的內涵。但“以人為本”的內涵到底是什么?我們往往并不清楚。
我去過一家企業,人力資源部的經理跟我講:“周老師,我們公司現在正在推行企業文化。”
他說:“以人為本……”
我就問他:“你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內涵是什么呢?”
正說到以人為本,電話響了。是老板打來的,說話畢恭畢敬:“是,是,我看是,你放心……”
正在接電話時,來了一個下屬,有緊急事情要請示:“經理,這個事情你看怎么辦?”但是這位經理不但沒有理睬他,反而斥責下屬后,繼續接聽老板的電話。
這家公司雖然借用了別人的口號,但是實質上并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另外,環境是否合適,企業的成熟度是否達到了能夠以人為本的地步,也影響到企業文化的內涵。
3.誤區三
不能夠持之以恒。很多企業,往往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打著變革與創新的旗號,希望加快企業的變化。但通過變革和創新,不但沒有令公司得益,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衰亡。比如,有些企業說,今年我們要“以人為本”;到了明年又說,我們要“科技領先”;后年又變成要“服務第一”。再后來又可能是“質量第一”,他們沒有意識到一個根本的文化內涵問題,以及文化的持續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