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14 14:13:09 作者:wfq 來源:1
中國經濟已經上升為世界經濟,但是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卻仍然非常低下,甚至沒有全球性的大企業,這一點我們連印度都比不上。也就是說,雖然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卻并沒有隨之上升,相比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的快速上升,企業競爭力明顯與其不相匹配。
這兩者形成的巨大反差表明,我國經濟僅僅是以市場廣闊和勞動力便宜而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并非因為企業競爭力的增強。因而我國并沒有充分享受我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發展的太多好處,這是非常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高效發展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核心競爭力不強,從而難以形成全球性的大企業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國內目前還存在著嚴重的企業性質歧視,有些效益好的、有希望走向全球的民營企業得不到應有的支持。相反,一些虧損嚴重甚至應該破產的國有企業卻受到各種保護,浪費了非常稀缺的資源。
其二、沒有良好的、能促使企業快速發展和擴張的環境。主要表現為,第一,沒有一個發達的融資體系。企業無論是間接融資,還是直接融資都比較困難。第二,沒有一個高效的產品流通貿易體系,產品無法快速流通。第三,沒有一個良好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因無法獲得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因素的原創性技術,失去了快速擴張的技術基礎。
對此,要使我國企業做大,必須做到四點:首先,放棄各種形式的歧視民營企業的法律和政策,把效益作為評價的支持企業的惟一標準,全力以赴支持那些有希望成為全球性大企業的民營企業快速發展;其次,推動融資體系的創新,形成快速和高效的融資體系,讓企業能夠順利地獲得資金要素;第三,盡快形成快捷、順暢的產品流通貿易體系,為企業的擴張和發展奠定雄厚的市場基礎;最后,還要建立起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能夠順利地獲得技術創新的支持,具備擴張和發展的內在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