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 17:04:42 作者:程玉亮 來源:1
盡管中國古代一直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但中國眾多名聞天下的商幫卻是在那時形成并興盛的。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曾顯赫一時的晉商是中國商幫的代表之一。晉商有著中國第一大商幫之稱,是什么成就了晉商近百年的輝煌與成功?從老晉商到如今的新晉商,晉商演繹了一出出商界傳奇。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山西人走西口的時間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的。”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梁小民表示,“走西口前后持續了將近300年左右,雖然說走西口有糊口與發展邊境貿易兩種情況,但走西口更重要的還是為了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于到后來的票號。”
山西商人大多白手起家,憑著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殺出了一條血路,足跡踏遍天涯。論經商的吃苦耐勞,可以說,山西商人居全國商人之冠。現在,在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山西商人的身影。山西人也自豪地宣稱:“凡是有麻雀能飛的地方都有俺山西人。”
李安民:焦炭大王的經營之道
在2011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前100名的排行榜上,晉商占據了不少席位,從歷屆的富豪榜中可以看出,晉商的人數仍在不斷上升。眾所周知,山西是一個產煤大省,而晉商中,有一大部分是靠著煤碳起家的。
安泰集團是一家典型的從無到有的家族企業,董事長李安民十分善于精打細算,這無論是在當地或是山西省內,還是在朋友圈里,都是出了名的。雖然他已經身價過10億元,但除為了談生意出門住的都是五星級酒店外,平時,他一個人的時候吃的都是幾塊錢一大碗的山西面食。憑著這股“摳”勁兒,李安民用了20年時間,成為山西省的“焦炭大王”。
“我們這個地方只有煤,我們只能從煤炭出發,做著做著就做成了一條產業鏈。”如今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安泰集團董事長的李安民講起創業歷程時輕描淡寫地說。
從煤炭起家,安泰集團成為一個以生產、銷售、出口產品為主的集產運銷、科工貿為一體,擁有焦化、冶煉、電業、建材、地產物業、生物工程、紡織服裝七大行業,30多個直屬企業,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鄉鎮企業集團。
從創業開始,李安民就把眼光瞄向了國際市場,通過外貿渠道出口焦炭。1994年,安泰集團獲得了進出口自主權。目前,安泰集團的焦炭主要出口中北美洲、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其實,李安民的眼光向外不只體現在生意上,他先后把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送到美國和日本留學,如今,三個孩子都已學成歸來,長子李勇成為安泰集團總經理,次子李猛負責公司的國際貿易,小女負責公司財務。三個海歸派進入安泰集團,實現了安泰知識結構和管理的轉型,同時,李安民解決了多年來一直思慮的民企換代問題。
不事張揚,悶頭掙錢是很多山西煤老板的共同特征,李安民算是其中之一,不聲不響中,他已經使安泰集團走上一條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道路,曾被經濟學家稱為“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案例”。
一個企業,圍繞一個產業做20年,由小到大發展成一個以煤焦化為主,包羅萬象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并能成功上市,在山西腰纏萬貫的煤老板云集之地算是第一家。余秋雨曾說,山西商人的全方位成功,與他們良好的整體素質有關。這種素質,特別適合于大規模的商業活動,因此也可稱為商業人格。不知道這算不算李安民的寫照。
高春貴:眼光獨到的新晉商創業路
如果要分類的話,那么,高春貴屬于新晉商。高春貴是做鋼材生意的,在山西榆次的鋼材市場上,他的經營規模可以排在前三名。在做鋼材生意之前,高春貴當過裝卸工,蹬過三輪車,賣過西瓜賣過菜。從榆次到太原二三十分鐘的路程,高春貴那時走了無數趟。那條漫長的路,如今變得如此之短。
高貴春最難忘的還是有一年販煙,去河南新鄭,裝在袋子里的煙在寄存時被沒收了,折騰了半天,結果回來時身上只剩兩元錢。
“因為你什么也沒有,所以什么都可以做。不必患得患失,可以放開手腳。”19歲就出來闖蕩的高貴春,在社會的底層打拼著。
后來,他還在榆次開了家做釘子的小廠,但仍是小打小鬧。直至做起了鋼材生意,高春貴才真正尋找到了發財之路。
賣鋼材的第一年,高貴春就賺了30萬元,而當時,他投入的資金僅僅只有2萬元,并且還是借來的。高貴春說,十多年來,他經歷了鋼材市場的三次大起大落,均安然無恙。
做得如此之好,高貴春說,一是膽大心細,二是關注宏觀信息。其實,在此基礎之上的度的把握,也許才是最重要的。貪大的人往往賠得一敗涂地,縮手縮腳的人又做不起來。有敏銳地預測到那個最佳點,然后迅速行動才能成功。37歲的高春貴,早早練就了一幅精明的身手。
山西有豐富的陶土資源,歷史上的平陽、介休、八義幾座陶窯,都影響至遠。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點的高春貴與陶板壁畫結緣。從太原返回榆次的路上,他的心中充滿另一番圖景。
高春貴認為,作為一種新的裝飾材料,陶板壁畫的市場前景廣闊。更重要的是,隨著新興酒店、寫字樓以及住宅樓裝飾的個性化和藝術化需求,陶板壁畫這種純天然的環保裝飾材料,必將成為新寵。
“這是一個文化產業,我相信有廣闊的前景。”做了十幾年鋼材生意的高春貴說,這畢竟是一個傳統行業,他想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陶板壁畫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的市場前景是美好的。”
在太原,他建起盛世經典休閑畫廊。畫廊主做字畫生意,兼做陶板壁畫的銷售。
回憶起那些年的折騰,高貴春覺得那時積累了許多人生財富,它們比現在的物質財富更值得去回味,去珍惜。
現在,高春貴擁有四家公司,兩家經銷鋼材,一個運營房地產,還有一家就是盛世經典休閑畫廊。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春貴,對文化有一種敬慕親近之情。即使在榆次經銷鋼材,他的辦公室里也掛著一幅字畫。
尋找到陶板壁畫這個既有廣闊市場前景又有文化底蘊的產品,高春貴是極有興趣的。他相信他的選擇,并懷著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點評:晉商是明清那個時代和山西那個地方的特殊產物,晉商的模式不能克隆。同樣,作為晉商管理制度出發點的人性也是當時山西人的人性。今天的人性與當時的人性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就是文學家愛說的“永恒的人性”。但在不同時代、不同地方,共同人性的表現形式并不相同。對企業家來說,重要的還是認識自己企業員工具體的人性。從這一點出發,每個企業都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激勵、約束機制,創造出比晉商更輝煌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