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2 13:52:38 作者:花小落 來源:1
晉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商幫,一個生意場上的傳奇故事。
晉商作為商幫之首,起源最早、衰亡最晚,晉商發跡于宋代,明朝時與徽商南北并峙,至清朝晉商便獨占鰲頭,明清兩代輝煌500年。晉商實現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晉商不僅店鋪遍設全國通都大邑,而且經營范圍遠涉日本、西亞和俄羅斯等地,控制了史上多個行業如鹽、鐵、茶、絲綢等,清代的票號經營更將晉商推向史上最為輝煌的頂點,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據有濃墨重彩的記錄。晉商創造的財富,徐珂在《清類鈔》中列舉山西富戶十四家,加起來“三千萬兩銀子”,相當于大清帝國一年的財政收入。晉商超越于其他商幫的突出地體現在股份制、身股制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義制利、誠信經商、樂善好施的商業倫理道德也成就了晉商的發展。
晉商的崛起和興盛
為什么中國最早的商人不出現在其他地方,而獨出現于山西?
自然條件和政策鼓勵出現了第一批富裕的山西商人,于宋元年間長足發展,為明清晉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礎。遠古,自然資源是產生貿易的唯一條件,即運城的河東鹽池。山西主要是由于擁有這種自己獨有而別人離不開的鹽,同時春秋時期,晉國推行鼓勵商業的“輕關、易運、通商、寬稅”的政策。因此在春秋時期的晉國出現了第一批商人。
制度變化也為晉商帶了歷史機遇,北宋時期實行“折中制”放開了鹽的運輸和銷售(折中制:商人把糧食運到邊疆,由政府給予“鹽引”,然后憑鹽引到指定鹽場領鹽,再到指定的地區銷售)。這種制度為山西商人參與并擴大鹽業貿易創造了條件,晉商形成的歷史機遇。
除此之外,山西固有的政治背景、經濟背景和地理條件等因素一定程度輔助成就了晉商的逐步崛起和興盛。自明朝燕王朱棣起兵奪取皇位后遷都北京,北方的政治中心重新確立起來了,這對于經濟發展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晉商也正是從這時起逐步興起的。山西歷史悠久,人口比較稠密,耕地相對不足,剩余勞動力多;山西地區處在北京和陜西乃至西北地區交通要道的中間位置,同時具備陸路、水路的便利交通條件,有這樣好的地理條件,同時存在現實的就業壓力,造成了很多人從商。
晉商輝煌500年的發展機遇來自于哪里?
無論對一個人,一個商幫,還是一個國家,機遇都是重要的,晉商的機遇就是明初實行的“開中制”,放開了鹽的銷售和運輸,晉商抓住了這個機遇;促進晉商鹽業發展的是另一項政策:政府退出鹽業生產。山西人利用這個機會,作大了以鹽業為主的貿易,需要相互幫助,形成了“綱”(浙直、宣大、澤潞、平陽、浦洲),以地域鄉情為紐帶的松散商業聯盟,這就是我們說得“晉商”。
明代中期,鹽業政策轉向“折色制”,大鹽商遷到揚州,其余晉商開始多元化發展,尋找與北邊少數民族的貿易機會。
清代后,晉商抓住了兩次機會,一個是清統一中國后,清政府的邊疆政策和對外政策給晉商帶來了貿易機會。清政府的統一邊疆、開放邊疆、管理邊疆過程中,晉商抓住機遇,成就了進一步的發展,做到了“貨通天下”。清政府的對俄貿易政策推動晉商走向持續繁榮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清政府對這種貿易采取了鼓勵的政策,凡行商于恰克圖一帶的商人,必須持有理藩部頒發的“信票”這幾方面的政策,使得晉商的市場地盤更加擴大,遠距離貿易更加發達。
另一個是道光年間的金融創新-票號。票號出現在山西,由晉商首創,是一種歷史必然;在票號出現之前,金融業的業態主要是典當、印局、錢莊、賬局。晉商在金融業中處于執牛耳的地位了。在這些金融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本,也涌現了許多人才。
晉商的票號演繹了一段至今令后人仰慕的輝煌歷史,把晉商推上了事業的頂峰。
票號產生有其偶然性。過去商人掙了錢都是雇鏢局,然后把掙的錢運回去。在嘉慶和道光年間,當時社會不太安定,各地的農民起義非常多;當時平遙有一個姓李的李家,這個主人叫李大全,他開了一個顏料坊,叫西裕成顏料坊,他在北京有分號,在天津也有分號。所以有朋友就托他把自己的錢放在北京,然后他給開個條,到山西再去取錢去。后來他那個掌柜,掌柜現在我們叫總經理了,他的掌柜叫雷履泰。雷履泰就發現他的東家是把它作為好事,幫朋友忙的,其實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機,也就是進行銀錢的匯兌,異地匯兌,所以他就勸他的老板,把這個顏料鋪干脆改成一個票號。所以道光三年,也就是1823年,歷史上第一家票號叫做“日升昌”就此誕生了。
其實,票號出現在山西,由晉商首創,是一種歷史必然。隨著商業活動的發達,它一定是金融事業的發達。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金融,那么商業很難再進一步發展。所以明清時代中國的商品經濟相當發達,也就為中國的金融業的發展實際上提出了一個要求。也就是商業發達了,商品經濟發達了,一定要金融也發達。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票號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歷史的要求。晉商從資金、網絡、人才和信譽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因此由晉商首創,是一種歷史必然。
資金,從事票號需要大量的資金,要錢、要資本,而當時山西商人是“富甲海內”,在海內可以說是最有錢的。網絡,金融業既然是搞異地匯兌,在全國一定要有分號,而山西商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在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分號,那么這些分號做票號進行匯兌就非常方便。人才,山西商人有一批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也是有一批非常精通業務的人。這批人就可以成為票號的骨干。信譽,最關鍵的就是山西商人的誠信是天下有名的。票號是接受客戶的真金白銀,為其開一張沒有法律保障的匯票,這張紙能不能再換為真金白銀,取決于票號的信譽。信譽是票號的生命線。奉行”以義制利”獲得了客戶的信任,幾百年的堅守誠信而置。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全國一共擁有的51家票號,其中有43家由晉商開辦。而票號的英文也被翻譯為“shanxi bank”,西方人還將票號稱做現代銀行的“鄉下祖父”,票號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票號的業務,主要是兩種業務:一種業務就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第二個業務就是銀兩的匯兌,也就是我們說的異地匯兌。比如說你要到四川去做買賣,你從北京你不用把銀子帶過去,你把錢放到票號里邊,票號里邊給你開一個條兒,然后你自己到四川去,到了四川成都以后你可以找到這個票號的分號,然后再把這個票換成銀子在當地使用。所以這個票號的匯兌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匯款,就是從事這個業務。另外第三個業務就是把各種不同成色的銀子通過冶煉,給它變成成色統一的一個標準化的銀子。所以票號主要是從是這樣一些業務的。
票號的盈利來源于匯費收入、壓平擦色(平指秤,色指白銀成色,壓平擦色即收付銀兩時,在平碼上高進低出的盈利手段)、存放利差的收入。
票號的客戶,最初的客戶是民間貸款,商人為主;后發生太平天國運動,以及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對票號的發展有影響,業務收縮,其服務逐步轉向與清政府的結合,存款的大多數變為各省官府機構的公款以及地方貴族顯宦的積蓄。因為政府的匯兌這一塊數額非常巨大,所以這就給晉商提供了一個發展的機遇。另一次機遇就是八國聯軍進北京之后,我們知道慈禧和光緒皇帝西逃,在西逃的時候就受到山西商人的接待,山西商人就接待了慈禧太后,因為當年慈禧太后很狼狽了。逃出來非常狼狽,慈禧太后就受到了山西商人的接待,不僅接待地非常好,而且還給了20萬兩銀子讓慈禧太后路上用,隨便花花。慈禧太后回去以后非常感謝山西商人,所以就把八國聯軍進北京以后的賠款,我們向各國的賠款,全部交給山西人辦,總額,本息總額在一億兩白銀。所以這個也使得晉商在1900年八國聯軍以后,一直到1910年清政府垮臺以后,其實這是晉商最輝煌的這么一個時期。你看這個晉商通過了這么一系列的過程,所以做成了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商幫。
隨著晉商對俄貿易的衰落,一方面晉商將大量的資本轉向蒸蒸日上的票號;另一方面,其業務重點從辦理國內商業匯兌轉向存放款業務,其中又以承擔清政府的官款匯兌和官吏存放款為大宗,從而造成畸形發展及其最終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