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1 17:11:53 作者:無名 來源:1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背井離鄉做生意,哪些是該注意的?現在國外的生意場方向有何變化?常年在外何時回故土?我們來聽聽這些浙商的故事。
黑龍江浙商徐中福:跟老外做生意要投其所好
“要回家過年嘛,開再遠的路都不覺得累。”
徐中富,浙江天臺人,歐亞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家里的孩子要想見到他,一年只有一次時間,那就是每年的春節。徐中富跟妻子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綏芬河專門做汽車飾品生意。今年已經是第12個年頭。這次回老家,徐中富載著妻子,一路南下,冰天雪地里連續趕路,足足花了兩天時間。
“前幾年生意還好做,現在去那的人太多了,壓價特別厲害。”大年初三,徐中富跟家里人圍坐在飯桌前,嘴巴滔滔不絕,都顧不上吃幾口菜。
徐中富做生意的地方,距俄羅斯僅一步之遙。由于地理位置與俄羅斯相鄰,徐中富幾年前就來到這里做車飾外貿。“我從老家批發過來的貨,從這里出口到俄羅斯去,自己在綏芬河也有店面。”
他分析說,俄羅斯國土面積大,但人口少,公交系統不是很發達。每戶家庭的出行,都依賴汽車。車飾自然成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徐中富的生意經已經爛熟于心。他告訴記者,跟俄羅斯人打交道要摸透他們的喜好。“國內的車主都喜歡買個史努比狗、凱蒂貓這種卡通可愛的圖案,但俄羅斯人不一樣,他們喜歡狼呀,鷹呀,他們崇拜對象跟我們區別很大。”
“剛開始那幾年,生意還好做的,利潤率有時候可以高達幾百個點。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徐中富告訴記者,近幾年,到綏芬河做生意的浙商越來越多,還有福建人加入。大家的貨品都差不多,唯一競爭的就是價格。
“比如這個瓶子成本是50元,我家標價80元,對方為了搶生意,標70元。現在的情況是,同樣的成本,我標55元,對方為了拉攏客戶,甚至50元出手。”徐中富的話語里透露出一股危機感。
這些天,徐中富還沉浸在與家人的團聚的濃濃氛圍中,過兩天,他又要離開親人回北方做生意了。生意場上的“價格戰”還在持續,他要去堅守陣地。
提醒:一個南方人到北方做生意,最需要適應的是北方的寒冷。“那邊天氣冷,冬天一般氣溫在零下20多攝氏度,今年還要更冷一些。”徐中富說,剛開始去的時候,不知道注意防凍。有一次洗手后忘了把手擦干,順手去拉鐵門,沒想到,手指一下子凝在鐵門上,使勁一拽,一層皮沒了。
迪拜浙商葉愛平:有了品牌產品才具競爭力
“迪拜那邊有兒子和兒媳婦管著,我在這邊過年。”溫州商人葉愛平這個春節是在老家過的。在當地,大家都知道他開辦的溫州冠眾皮件有限公司已經在中東的迪拜落地開花。
葉愛平從事的是皮制品生意。隨著營業規模的逐步擴大,2003年,葉愛平將生意的觸角伸向迪拜。現在,他已經在迪拜建起了8000平方米的廠房。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人民幣。“我們在那有廠房,自己生產產品,自己做營銷。”談起迪拜的生意,葉愛平回答很簡單。“(生意)還可以,我們客戶多,東西質量好,還有自己的品牌。”
去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迪拜也深陷其中。迪拜被劃入“2010浙商投資預警區域”。但是,葉愛平的生意反倒平步青云。他說,迪拜受影響的是房地產業,他做的皮制品是皮鞋、皮帶、皮包,都是生活中的日用消費品,人人都要用,市場比較穩定。他的產品主要通過迪拜銷售到中東地區。伊朗、沙特阿拉伯、敘利亞等國家,都有他穩定的客戶群。
“以前在迪拜做生意的時候,我們沒有注冊自己的品牌,去年,我們終于注冊上了,有了品牌,我們的產品和市場里的貨就不一樣了。”葉愛平說,以前溫州的貨都是發集裝箱運到迪拜。那時候,風險很大,一旦走貨出現問題,損失很慘重。現在有了自己的廠房,客戶要多少生產多少。加上有了品牌,附加值也增加了。他剛剛在迪拜又租了一個店面,裝修已經好了,打上了自己的牌子。
今年,他又準備“外貿轉內銷”,進軍國內市場。他要在全國開連鎖店。目前,溫州已經開出了一家。春節休假中,已經有好幾個代理商找他談生意了。
提醒:葉愛平說,以前在迪拜做生意的時候,他沒有注冊自己的品牌,去年,終于注冊上了,有了品牌,產品和市場里的貨就不一樣了。
希臘浙商徐偉春:不妨嘗試反方向貿易
記者撥打徐偉春本地的手機,通了卻沒人接聽。過了幾小時,記者手機響起,電話號碼很奇特。
“高記者,我是徐偉春,新年好!”一番問候之后才知道,徐偉春遠在希臘。
“我也很想回來過年,都跟朋友約好了的。后來臨時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留在雅典了。”35歲的徐偉春于2001年到希臘做飾品生意。他還有一個社會職務是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他說的重要任務是大年初一,他參與舉辦在雅典市政廳召開的“和諧之春——同一個家園同一份愛”大型慶新春活動。
電話里,徐偉春非常興奮,他高興地說:“我們在雅典市政廳奏國歌,升國旗。還向雅典市長以及雅典市中心警察局精心制作了愛心錦旗,表達我們謝意。”徐偉春說,這次活動舉辦非常成功,中國傳統的歌舞表演引來許多雅典市民。他們還進行一些中國食品商品的義賣活動,2個小時時間籌到了1萬多歐元,善款全部捐獻給雅典無家可歸者協會。
上一次跟徐偉春碰面是在上海召開2009世界溫商領袖論壇。那時候,徐偉春回到國內尋找保健品方面的商機迎戰金融危機。
“后來我發現做保健品的周期太長,有的需要好幾年的臨床試驗。現在我發現其實生意還可以多元化。去年,希臘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明顯,很多產品價格下降。我們為何不反方向去思考呢。”
徐偉春說,希臘的大理石品質好,現在價格也適合,而這種建筑材料國內也很需要。于是,他決定把希臘的大理石賣回國內。此外,他還瞄上了橄欖油。
末了,徐偉春說,晚上還要有慶新春活動的慶功宴,明年一定回來過年。
提醒:“中國是個大市場,以往我們都想著把中國制造賣給希臘,現在可以反向思維,把希臘產品賣到國內。這樣還可以為促進歐洲經濟復蘇做貢獻呢!其實各地的浙商都可以試試看,找一些適合的產品抄底。”徐偉春說。
陜西浙商徐素平:落葉歸根有機會就回浙江
因為牽掛兒子,在陜西西安做服裝生意的金華人徐素平和丈夫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在外面做生意已經20多年了。現在40多歲了,有機會的話,就轉行,回來做。”徐素平的語氣里透著一絲倦意。
在西安,有一個被譽為“西北第一市”的康復路批發市場。該市場始建于1984年,是西北地區最早、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服裝、鞋帽和小商品集散地。徐素平的商鋪坐落其中。
“我是做服裝代理的,賣江蘇的牌子。現在已經做4種牌子的服裝了。”徐素平說,她的角色相當于商家的陜西總代理,然后將這些服裝銷售到下家。“廠家會給我們壓力,我們要完成銷售額,就得做好服務,抓牢老客戶。”
做了幾十年服裝代理,徐素平的生意做得相當平穩。一個牌子代理一年可以完成三四百萬的銷售額。用她的話說是“產值穩定、越做越好”。
徐素平說,服裝生意特別看天氣。如果天氣不冷,棉衣就會滯銷,需要動腦子走貨。
徐素平回憶,當初自己還是20歲出頭的小姑娘時,就跟丈夫一起來陜西做生意。到處湊錢,從擺地攤開始。“那時候很辛苦,不像現在有店鋪,有空調,生意都做順了,不用操太多心。”
如今,徐素平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常年與兒子異地分居,她也想通過轉行回到老家。“現在歲數大了,轉行也難,但有機會的話會考慮。”
提醒:徐素平說,服裝生意特別看天氣。如果天氣不冷,棉衣就會滯銷,需要動腦子走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