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3 10:11:00 作者:sc001 來源:1
幾年來,無論全國“兩會”,還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電信業幾乎都是負面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眉山市政協常委夏績恩在兩會上,就再次痛斥了電信行業計費方式不合理。
“在現行按分鐘計費模式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2010年合計8763.64億元的營業收入中,約有1132.8億元是因多計費而相應增加的收入。”他說。
工信部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電信資費總共下降41.93%,2011年全年電信綜合資費同比下降5.5%。這距離消費者預期仍有不小距離。
央視正在為“3·15晚會”進行用戶投訴調查,信息顯示,電信投訴再次上榜。其中投訴集中在:寬帶不寬、寬帶服務捆綁手機服務、辦理容易安裝難、網絡故障維修服務遲緩等。
過去一年,各種電信投訴更是成為媒體關注和曝光的焦點,并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爭議和熱烈討論。
2011年中國信息化藍皮書顯示,在速率方面,全球寬帶接入平均水平為5.6兆/秒,而中國平均下行速率僅達到1.8兆/秒,全球只排在第71位。而我國寬帶費用如果以兆計算,平均每秒接入速率費用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到4倍。
同時,根據網友反映,寬帶的實際接入網速遠低于運營商的宣傳網速也在媒體上引發討論和曝光。根據奇虎360的“拼網速”活動,很少有網友的網速能達到2兆/秒的水平,超過4兆/秒的更是非常少見。這與運營商全面升級2兆和4兆的戰略看上去有所背離。
當年,有關電信投訴的矛盾進一步計劃的結果就是有關方面提出了反壟斷申請,理由是電信和聯通寬帶占據了全國寬帶市場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并且憑借壟斷地位,采取價格歧視策略,發改委因此展開了針對央企的首例反壟斷調查。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1年電信服務質量通告,有關電信服務的申訴比2010年下降了9.9%,但整體情況仍不樂觀。
以第四節度為例,用戶服務方面的申訴占申訴總量的39.9%,較上季度上升1.7個百分點,其中關于電信企業服務水平不高的申訴量有所上升;收費爭議方面的申訴占總量的38.3%,較上季度上升2.7個百分點,其中關于移動電話和手機上網收費問題的申訴有所增加;網絡質量方面的申訴占申訴總量的21.8%,較上季度下降4.4個百分點。
針對公眾的質疑和媒體的討論,工信部部長苗圩也在兩會上接受采訪時做出回應和解釋:對于公眾熱議的“寬帶不寬”問題,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一是用戶訪問網站的容量;二是骨干網、城域網及接入用戶的帶寬是否足夠;三是用戶實際使用帶寬一般為接入帶寬的70%,這和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
而對于“按秒計費”的問題,并不是技術問題,國際上都是按“分鐘”計費。目前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更加合理的話費計算方式,力爭給用戶一個滿意答復。
至于今年運營商實施的寬帶普及提速工程,運營商紛紛提出“提速不提價”,苗圩認為這屬于“相對降費”,工信部鼓勵運營商根據情況實施“絕對降費”。
對于媒體和消費者的種種訴求,運營商也大吐苦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微博)董事長常小兵在兩會上對媒體表示:“電信資費已經持續多年下降,不能要求它永無止境加快下降,下降到這個行業沒有能力建設,倒霉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