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25 14:25:15 作者:無名 來源:1
十多年前,蔡達標在讀初中時,一本《麥當勞的神話》讓他著迷,讓他愛不釋手。合上書本,他想:為什么洋快餐那么風靡全世界,而中式快餐在餐飲業卻沒有一席之地?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將中式快餐發展起來,弘揚豐富多彩的東方飲食文化。
從此,這本《麥當勞的神話》影響著蔡達標的一生,引領著他走向了打造中國“麥當勞”的創業之路。十年后,蔡達標創辦的雙種子飲食公司發展成為擁有70家分店的連鎖企業。
艱辛創業路:從1家店到70家店
高中畢業后的蔡達標放棄就業機會,走上了經商之路,自謀職業。他曾經營過五金店、糖水店,為他創業積累了經驗。1994年4月14日,蔡達標在霄邊開了一間“168”蒸品快餐店,當時的店鋪很小,七、八個員工操作著傳統而又單一的餐飲廚具,經營的品種只有幾種蒸湯蒸飯和米粉,雖品種少,但那可口的美味卻吸引了周圍大量的顧客,每天早、中、晚餐的客人都是爆滿。火紅的生意讓蔡達標看到了希望。1995年3月9日,第二家“168”餐廳在長安鎮長源路開業;同年12月31日,第三家“168”在烏沙管理區開張營業。
1997年另一位合作伙伴的加盟,帶來了豐富的外企工作經驗和先進管理模式,使“168”的經營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一年,蔡達標注冊了雙種子商標,成立了雙種子飲食公司。1997年11月16日虎門鎮文化宮分店的開張,標志著一個全新的現代快餐——雙種子蒸品餐廳應運而生。1998年、1999年是雙種子穩步發展的兩年,分店開到了東莞市區、鎮,還開到了廣州、深圳、番禺等地。到今年,雙種子蒸品餐廳已達70家,遍布華南、華東地區,總資產達2億元。
蔡達標的創業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碰到過各種各樣的難題。創業初期,三地“168”開張以后,蔡達標吸取了“麥當勞”的經驗,將食品加工從餐廳分離出來,效率雖有提高,但因當時沒能運用統一模式來管理,餐廳間的差異很大,成為其業務擴張的瓶頸。他潛心鉆研學習,成功研制了電腦程控蒸汽柜,設計了一系列榮獲國家專利的快餐餐具,從而解決了技術難題。蔡達標的公司在發展時,有幾次出現資金困難,鎮委鎮政府領導及長安商會及時給予幫助與支持,為他解決了資金難題。有一次,在某市開分店時,店面準備工作全部就緒,但在申辦證照時,由于是在鬧市區開中餐廳,對環境有污染,環保、衛生部門按規定不予辦理手續。后來,蔡達標的努力感動了環保、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親自來東莞餐廳現場參觀,發覺確實不存在污染后,及時為他辦理了有關手續。
梅花香自苦寒來,從1到70,這幾年來,雙種子飲食公司引領著南中國快餐業的風騷。雙種子成功了,但極富挑戰意識的蔡達標對現有成績并不滿足,他想著如何將自己的快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胸懷鴻鵠志:打造中國“麥當勞”
如果說當初放棄工作是蔡達標創業邁出關鍵的第一步,那關鍵的第二步就是從長安走向東莞,第三步便是從東莞邁向廣東。這三步,蔡達標憑著超人的膽識成功了。在一般人眼里他可以歇口氣坐享其成了。但蔡達標沒有,他還要走他關鍵的第四步、第五步……
隨著業務的迅速擴張,特別是大都市快餐業的迅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充分及時地整合信息資源和人才資源,2004年8月,蔡達標成功地在廣州開設了十幾家雙種子連鎖店后,將公司總部遷往大都市廣州,讓雙種子立足廣州,輻射全國。他還邀請專業的營銷策劃公司對快餐業市場進行了詳細調查,經深思熟慮后推出一個全新的品牌“真功夫”。蔡達標認為,長安雖然各方面條件很好,經營成本也會節省很多,但快餐業主要市場需求在大都市。讓雙種子立足廣州,輻射全國,最終目的就是要將雙種子做大做強。
今年上半年,蔡達標派出他的合作伙伴周明前往華東地區開拓市場。幾個月后,杭州市西湖邊上的鳳起、湖濱兩家店相繼開張營業,這標志著蔡達標的飲食公司已向全國市場拓展。開業幾個月來,蔡達標的蒸品文化越來越受到杭州市民的接納和喜愛。公司高層對雙種子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目前已開始關注華北市場和計劃擴張華南、華東市場,準備年底在北京、上海、香港開店營業……
走在創業的路上,蔡達標的步子邁得那么矯健有力。在發展壯大的路上,雙種子每前進一步都離不開蔡達標那超人的膽識和魄力。總部遷往廣州,蔡達標又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三年內在全國開設400家分店;五年內成為國內餐飲業的十大品牌之一……
其實,在蔡達標的心里有一個宏偉目標,那就是將“雙種子”經營成全球十大餐飲企業,將其打造成像“麥當勞”那樣風靡全球的一個品牌。為了這宏偉目標的實現,蔡達標在創業路上一步一步地努力追求著。
富而思進:長安青年的楷模
蔡達標,是長安青年的一面旗幟。他一步一個腳印,十年間將生意做到東莞,做到全省,做到全國,是長安鎮青年創業的代表,學習的楷模。
創業是艱辛的,蔡達標選擇創業除有他少年夢想的原因外,我們從他這些話里可以感覺出他思想層次的原因。他說,創業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人性有一個普遍的弱點:害怕挑戰,害怕承擔風險。人要想有出息,首先要克服這些弱點。作為過上小康生活的長安人,更應選擇創業,只有在創業,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從他的這些話里,我們感覺到他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擁有火熱的創業激情。
熟悉蔡達標的人都知道,他每天沖冷水澡,每年要進行冬泳,特別喜歡登山,這是他在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意志,培養自己堅忍不拔的性格。在創業中,蔡達標能百折不撓,這正是他的性格使然。蔡達標是一位很有個人魅力的老板,他待人溫和寬厚,親和力強,善于學習,他強調的領導者不僅要掌握像水一樣靈活多變的領導方式,奉行像火一樣的熱情的行為準則,而且還要培養自己擁有像金子一樣無論在哪里都燦爛耀目的領導思想體系,是他十年創業的經驗總結,從另一層面折射出了雙種子的成功之道。
蔡達標選擇創業時,有人說,你家境已很不錯了,拿積蓄買幾個鋪位蓋幾棟樓用來出租,再找村里找一份事做,日子會過得有滋有味,何必這么自討苦吃,選擇開店呢?蔡達標在一個“兩思”座談會上,問答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國有一句老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鄧小平同志提出要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然后帶動一個地區走向富裕,假如我們滿足現在的成績,不思進取,若干年后,我們就會不一定再擁有優勢,我們要“富而思進”。蔡達標的講話,贏得滿堂喝彩。蔡達標的這種創業意識,與某些坐享集體分配、指望集體就業安排或坐收廠租、鋪租的人形成了顯明對比。
蔡達標的連續開分店,從做生意的角度講是不斷擴大企業的經營,從思想上體現的是一種“富而思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進取精神。作為已過上富裕生活的長安人,非常需要這種“富而思進”的創業激情。蔡達標的成功,我們相信將激勵著眾多的長安青年加入創業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