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14:09:18 作者:網風 來源:1
國慶前夕,家住岳西縣五河鎮橫排村的方某從法律援助律師手中接過35萬元賠償款,眼含淚水不停道謝。
方某的丈夫劉新鋒今年年初到浙江義烏打工,7月12日在粉刷一建筑外墻時,不幸從高處墜地死亡。五河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時伸出援手,指派擅長勞務糾紛訴訟的法律援助律師前往義烏,經多日反復釋法說理,促使業主與方某達成了賠償協議……法律援助讓像方某一樣的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受惠。今年以來,全省各級法律援助機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6萬件,1月至9月的辦案數同比增長74%。
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我們始終把法律援助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推進建點布局,將法律援助向鄉鎮、村居有效延伸,把法律援助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省司法廳廳長孫建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目前,全省已經建立遍布城鄉社區的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1.8萬個,其中鄉鎮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510個,村(居)委會設立法律援助聯系點15353個。同時,依托社會團體和殘聯、勞動、信訪等部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862個,并在全省511個律師事務所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密織的法律援助組織網絡,確保了“應援盡援”。
今年7月,省法律援助中心正式入駐省政務服務中心。以便民服務窗口建設為抓手,省司法廳大力推進法律援助機構規范化建設,全省125個法律援助中心,118個設有專門的便民接待場所,85個位于臨街一層。合肥、滁州等地相繼推出的“點援制”、“法援超市”、“半小時法律援助圈”等便民創新舉措,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信息網絡覆蓋城鄉
2008年前的5年間,宣城市宣州區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援助案件481件;2009年,該中心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投入運行,當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達492件。信息化使遍布城鄉的法律援助組織連成一體、協調一致,為法律援助提速提供了強大支撐。
依托省、市、縣、鄉鎮四級聯通的司法行政信息網絡系統,全省法律援助機構均建立了案件受理、審查審批、指派、辦理、監督等一整套網上工作流程,并與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網絡管理系統的關聯應用,全面實現了辦案網絡化。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民政等部門對接,法律援助機構建立了動態的低保、優撫對象及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數據庫,實現了受援對象管理的數字化,使法律援助更加便民。
如今,在我省農村地區,非訴訟法律援助案件從申請、受理到指派、辦理、結案,由原來的7天縮短到3天之內,一些案情簡單的糾紛當日即可結案。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大幅縮減了群眾尋求法律援助的時空距離,降低了受援群眾的維權成本,更為及時化解和調處糾紛贏得了時機。
創新制度提升能力
是否將法律援助工作列入本級政府民生工程或為民辦實事項目,法律援助經費是否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今年4月,我省出臺旨在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務能力的考評標準,在法律援助管理制度創新上作出進一步探索。
早在2009年,省司法廳在全國率先制定并實施了“法律援助綜合評價制度”,采取專業評價與社會參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每年對各級法律援助機構進行一次綜合評價,獎優罰劣。綜合評價制度的實施,清晰地展示了各地年度法律援助工作的現狀,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推動了法律援助持續、健康發展。
去年和今年,我省通過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基礎建設年”、“法律援助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改善了6個省轄市、36個縣(市、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及便民服務窗口的環境,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系點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