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1 10:31:10 作者:網風 來源:1
由標準普爾公司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引發的全球股市暴跌,至少說明了一點:美國經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針對信用危機,美國總統、財政部長先后喊話,穩定情緒和信心;8月10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聲明,維持利率不變并且將至少維持到2013年中。借此,美歐股市迅速回升,亞洲股市也趨于穩定。
那么,全球股市是雨過天晴了,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次美債評級沖擊波會走多遠?對中國股市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美式經濟撞傷了頭皮
中國等金磚國家
話語權有限提升
客觀而言,自二戰結束以來,國際金融和資本市場的話語權一直掌握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手中。隨著金磚國家的崛起,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后,美歐掌握的話語權有所削弱,但其主導權依然未變。今年8月5日,標準普爾公司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AA下調至AA+,標志著美國寅吃卯糧、過度舉債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模式撞上了南墻,碰破了頭皮流了血,但不至于致命。
第一,即使標普不降低美國主權債務評級,金融市場風波也會爆發。
表面看,是標準普爾公司對美國主權債務降級導致了金融市場的風暴。不過,我倒覺得,即使標普不下調對美國的評級,硬撐著,這場金融市場風波也會到來。因為美債的相關數據,無論債務規模、赤字規模還是經濟增速,都確確實實、真真實實地擺在那里,大家都能看得到。美債違約只有遲早之別,只有顯性方式與隱性方式之別。隱性違約方式包括制造通貨膨脹,美元對外貶值。
現在美國的國債、美元,究竟有沒有危機?首先要承認,它是有危機的。這次美國國債帶著全球的債權人去撞南墻,撞破了頭,只是沒有撞死。前段時間美國朝野兩黨為國債上限問題百般博弈,受到全球史無前例的關注,已經說明這個問題嚴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標普下調美國主權債務評級,也說明問題嚴重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金融市場不做出反應,反倒是怪事。
第二,由于美元霸權的存在,債務國除與美國合作解決危機之外別無選擇。
當然,無論從美國來講,還是從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來講,都不希望美債矛盾最終以崩盤的方式爆發。于是,大家“默契地”采取了借新債還舊債的做法。當然,從美國方面來說,也要作出一定的規劃,包括未來十年裁減多少赤字。按道理,美國的這些規劃也應當與相關的債權國溝通協商。
由于美國掌握著世界金融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可以基本上確認,相關的債權國家也會配合美國妥善解決債務危機,包括我們中國。美國繼續增發國債,我想中國還會繼續再購買一點。這是由于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之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不能夠把盤子打翻在地,讓它破碎。
第三,美元債務收益率沒有上升,說明美債綁架全球十分成功。
在全球股市暴跌的同時,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沒有上升,依然處于低位。有人認為,這說明投資者對美國國債依然有信心。我要說的是,與其說人們對美國國債有信心,不如說人們對維系美元地位的全球合作有信心。
從全球看,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哪怕一般的日常生活,極端的思維都是不可取的。左的極端和右的極端都不可取。
繼續購買美國發的新債,這是被迫的解決辦法,要維系美國國債和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的繼續運行,只好這么做。包括中國也要吃一點虧。有人提出極端的建議,即中國大幅度拋美債,這的確不是周全的做法。但少量的拋一點,從財務處理的角度看,當然是可以的。
第四,美債已在“隱性違約”,外國債權人遭受兩層“缺斤短兩”的盤剝。
美債信用下降,究竟會導致一種什么樣的后果?我在前面談到,美元不會真正的違約。真正的違約是不還錢,或者暫時地只還息不還本,哪怕階段性的,都叫違約。問題的精妙處在于,現在美國以兩黨表面的爭執掩蓋了實質性的違約。實質性的違約,就是借債的時候足金足兩,還債的時候缺斤短兩。
有人說,美國國債違約最吃虧的是美國自己,所以,沒有什么陰謀論。真的是如此嗎?固然,美國的財政系統和美國民眾持有美國國債的大頭,無論公共債還是政府債,都是美國人持有大頭。但這不能說,一旦違約美國人最吃虧。第一,美國舉債的受益權是屬于美國人的。第二,美國債務違約,對國內來說,是以通貨膨脹手段實現缺斤短兩還債的目的;而對國外來說,是兩層盤剝,一層是以通貨膨脹實現缺斤短兩,另一層是通過匯率調節實現缺斤短兩。綜合看,違約對美國來講有利,對境外持有人包括中國的持有者不利。
第五,美國的經濟地位短時期內無人能夠取代。
引導經濟發展的核動力是高科技,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首先是由于它掌握著科技的制高點。并且,維持這一地位,還得靠國際經濟秩序和政治秩序的配合。美國在軍事上的強勢和地位,包括在全球彈道防御系統等等方面,短時期內沒人能跟他比。美國承擔著其盟國的防務,這對美國的實體經濟、外貿拓展,都構成實質性的支撐。
有人講,美國的年度財政支出,軍費所占比例為16%左右,因此軍事開支不是它債務高企的主要因素,我說,NO!軍費開支只占16%,但由軍費引導的貿易,是不可低估的。我相信,可能有更深入研究的專家可以列舉出具體數字。至少,我認為,除了美軍訂購的軍火可以借戰爭消耗掉,軍火商借戰爭之機拿到民間軍火合同,也是可觀的。美國在一個國家開展軍事活動的時候,相關的商業活動也隨之而來。因此,利用國債的融資支撐軍事活動,對于美國經濟還有著實質性的影響的。
第六,美元的霸主地位發生輕微位移,中國等金磚國家的話語權略微提升。
美元的霸主地位有沒有發生變化,或是有沒有發生位移?我認為,中國跟美國在談判桌上、在市場當中,肯定是不對等的。因為美國是世界領導國家,美元是儲備貨幣、領導貨幣。經過危機,從2008年以來,美元的地位相應削弱,中國談判的籌碼在緩步地增加。在討論匯率問題,在討論貿易問題的時候,中國的話語權略微提升了。這些細微的變化還是有的。
我預計,美元的霸主地位至少20年內不會改變,這是我的基本判斷。美元的霸主地位仍然在,但是國力受到削弱;金磚五國貨幣的含金量略微增加一點。世界金融貨幣格局在此消彼漲,但不改變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