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4 11:40:45 作者:無名 來源:1
等到第一批產品300臺,生產出來已經是二○○四年九月份,林峰召開了隆重的新產品發布會,希望對內鼓舞士氣,對外制造聲勢,利于市場推廣,然而,效果非常有限,幾乎沒有媒體跟蹤支持,許多朋友和媒體當天只是來捧了個人場。接下來的市場銷售更是不順暢,由于是新產品,許多客戶根本不認。原來對餐飲熟悉的那位朋友投資人從外圍盡管很賣力地給予推薦,但許多他的朋友也都恨委婉的給予拒絕,最多只是說答應可以留下來免費試用。由于銷售不暢,銷售人員情緒低落,隊伍很不穩定,于是加大了第一批產品的提成力度,連續兩三次的提高產品的銷售提成,公司留下的收入還不夠產品的制造成本,整個是賠本賺吆喝,但為了打開市場,只能是先賠本賣了,產品終于于十月下旬賣出去了一批,共12臺,這是銷售經理發現的客戶,林峰親自出面談下來,是一家新投資創業的燒烤店,由于價格便宜所以對方接受了,但對方由于新創業,資金緊張,先支付了60%的款項,余下的開張后支付。
十一月八號這家燒烤店開業當天,還請了銷售部經理和林峰總經理去捧場品嘗,然而第二天銷售部經理就接到燒烤店老板的投訴,列舉了燒烤機的四大問題,食客投訴比較多,影響了他們的生意,林峰趕緊派人去現場察看,有些機械故障可以維修,但有些根本是設計的問題,無法維修,確實不方便食客就餐使用,甚至影響到客人的安全等。雖然幾經協調道歉,對方燒烤店仍不依不饒,最終是余款不要了事。這家燒烤店的事情是平息了,可庫房里的那二百多臺是繼續銷還是不銷,林峰猶豫不定,當然新產品的設計改進繼續在進行。
首次遭遇現金流緊張,阻礙企業正常生產
新的產品設計很快出來了,樣機也打出來了,然而新的問題卻出現了。遇到了資金問題,原來籌集的300萬元,此時基本用盡,預留的30萬元的預備金也都用完了,第一批賒欠的原材料鋼板的錢還沒有還,鋼材經銷公司的銷售老總是林峰的一個朋友,林峰本想向他求救能否再賒欠一批,但面臨年底,公司加大了追款力度,這位鋼材公司的銷售老總卻找上門來要款了,林峰說了目前的處境,朋友說“你可要盡快還款,不然我的飯碗就不保了。”林峰本想開口要也不好意思了,即使開口要也不可能再賒欠給他了,因為第一批早已過了最初的還款期,失信于朋友了。對于失信于朋友這件事情,林峰很難過,因為他最瞧不上說話不算話的人,過去尤其瞧不上說承諾不兌現的老板。
現金流緊張,引發一系列內外問題
資金緊張的問題接二連三的引發了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員工的工資發不出來了,林峰開始拖欠員工工資,不僅如此,原來答應的銷售人員的跑外的通訊補助,交通補助也都不能兌現了,銷售代表不僅領不到工資,自己還得貼交通費和通訊費用,甚至包括請客戶吃飯的費用。有些機靈的銷售人員開始請假不來上班了,銷售經理做了不少工作也無濟于事,然而銷售經理也同樣面臨著領不到工資,報不了費用的局面。其他各崗工作人員也面臨著領不到工資的問題。
問題還遠不只這些,按照協議,二○○五年上半年的房租需要支付了,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大概得16萬左右,還有水電費等,還有必須交付的各行管部門的費用。臨近年底,各行管管部門有些關系需要打點,也需要費用。越是這時,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越多,幾乎所有的規章制度幾乎都失效了,林峰如熱鍋上的螞蟻,失眠是常事。
股東大會,繼續投資,度過年關再說
于是,林峰把其他三個股東叫到一塊開會商量對策,最后決定按比例再投入一筆資金,共計50萬元,這次林峰幾乎把家底子全給掏出來,當然前提是征得了家人的同意。50萬元真是杯水車薪,除了必須交的房租,日常水電及其他辦公開支外,也就剩下30來萬元,臨近春節年關,林峰把拖欠員工的工資發了發了60%,打發員工過春節。三下五除二的余下也就十五六萬元。那位鋼材公司的老總朋友聽說林峰有了錢,立即上門來要賬,那位朋友軟磨硬泡就是不走,最后林峰實在是沒辦法,給他開了一張兩萬多元的支票,其實這只是欠款二十多萬元的零頭。林峰第一次嘗到了被追賬的滋味。自己也知道他的這位朋友要不到錢肯定回去挨批。
林峰非常清楚,剩下的十多萬元過春節后不要說開展生產,就連維持日常的公司運營都支持不了一個多月,所以春節期間又召集幾位股東商量對策,其中有兩位股東明確表示不能再繼續投資了,也投不起了,林峰清楚自己也投不起了,只有融資這條路了。于是大家商量了一個大致的融資辦法,分頭找融資商。
林峰過了一個有生以來非常郁悶的春節,也是最窮酸的一個春節,也受了不少家人擠兌。
關,林峰把拖欠員工的工資發了發了60%,打發員工過春節。三下五除二的余下也就十五六萬元。那位鋼材公司的老總朋友聽說林峰有了錢,立即上門來要賬,那位朋友軟磨硬泡就是不走,最后林峰實在是沒辦法,給他開了一張兩萬多元的支票,其實這只是欠款二十多萬元的零頭。林峰第一次嘗到了被追賬的滋味。自己也知道他的這位朋友要不到錢肯定回去挨批。
林峰非常清楚,剩下的十多萬元過春節后不要說開展生產,就連維持日常的公司運營都支持不了一個多月,所以春節期間又召集幾位股東商量對策,其中有兩位股東明確表示不能再繼續投資了,也投不起了,林峰清楚自己也投不起了,只有融資這條路了。于是大家商量了一個大致的融資辦法,分頭找融資商。
林峰過了一個有生以來非常郁悶的春節,也是最窮酸的一個春節,也受了不少家人擠兌。
千方百計融資失敗,壓縮開支,苦苦支撐
春節過后,正常報到上班的員工不到一半,林峰也想動員員工,出點資金,算股份也行,算借債還息也行,私下與幾位核心骨干溝通,明確表示不行的就有好幾位,說考慮考慮或回家商量商量的也有幾位。其實,林峰清楚這條道行不通了。過了兩個禮拜后員工陸續不來的有好幾位,銷售人員盡管還好幾位,但根本不賣產品,就是隨便打打電話而已。等到三月初,員工陸續都到新的單位就職去了,只有財務兩位人員,辦公室的一位和兩位看門的庫管員,其他兩三位核心人員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干脆打電話說,這兩天家里有點事情,有事打我手機。
林峰盡量壓縮開支,余下的看攤的人也都先發一個基本生活面費。整天四處跑著或打電話融資,另外的三個股東,其中有兩個接接電話外,基本也不到公司來看了。另外一名股東還張羅著介紹朋友融資,但談了很多,除了吃飯花了不少錢外,幾乎沒有任何成效,眼看著手中的現金一天天在減少,干著急沒有任何辦法。期間林總也嘗試著能否代銷點自己熟悉的產品,度度難關,但余下的現金不足以支撐他做經銷代理。他也曾想試著做一銷售代表賣些產品,多年的老總經歷,真到賣具體的產品又擔心拉不開臉來,再一想自己做銷售代表爭得提成根本支撐不了公司的日常開支。
變賣公司失敗,公司只得破產
在融資沒什么希望的情況下,他和幾位股東通了電話,商量一下干脆把公司賣掉算了,但在價錢問題上持不同意見,有的表示至少得賣500萬,有的希望把投進去的錢收回就行,也有的主張收回一部份即可,林峰的意見是收回一部分,比如200萬元,好做點其他,比如做一名產品經銷代理等。然而,等到真賣的時候就不那么容易了。
最初有人有意向150萬全盤接收,不負擔債務,但幾位股東商量幾個來回沒有取得一致意見,等過一星期,買主不干了。過了兩個星期,幾位股東都知道不是那么好賣的,而且面臨著新的債務的不斷的生成,干脆最后委托給林峰全權處理,賣多少都行。然而真正下決心處理的時候反而遇到了問題找不到買家了。在朋友圈中賣,在網上賣,也有人打聽的,但價碼非常低,比如出20萬,出10萬的,真正一談,又都變卦了,最后林峰給幾位股東通了電話,開了一個散伙會。大家決定把公司破產了,不再參加年檢了,讓林峰隨便處理,大家也不分錢了,處理多少是多少吧。
最后林峰把財務人員辦公室人員和兩個庫管人員召集在一起一開會,決定解散公司,讓財務處理賬務,讓其他人聯系收破爛的處理辦公用品和庫房里的200多燒烤機等,最后處理下來大概處理了近兩萬來元錢,清理完水電費和日常的辦公事務費用,給最后幾位員工發了點工錢,大家吃了頓散伙飯,開始回家過二○○五年度的五一勞動節了。
重新執業銷售總監
五一節過后,林峰又到一家公司繼續做他的銷售總監去了,年薪30萬,月基本薪金15000元。當他又重新坐回一家頗具規模的機械產品公司銷售總監辦公室的老板椅子上時,回想起前后共做了18個月的老板,恍若一夜,又恍如隔世。
林峰又一次盤點自己的職業生涯,此次創業,把前半輩子的積蓄,包括全家的積蓄基本上都用盡了,從經濟上來說他是畢業近二十年輪回了一次,從零開始繼續執業賺錢,養家戶口。林峰一致慶幸的是愛人不太計較,所以,家庭還沒有什么大的風波。
點評
職業經理人后發創業不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12個方面:
1)價值取向固化,改變很困難,職業經理人在長期的執業過程中價值取向已固化,而這個固化的價值取向是有利于職業化的,但對創業是極大的障礙,很難打碎重塑價值取向;
2)源動力不同:職業經理人創業的源動力多數為事業而非為生存,生存會破釜沉舟,為事業發展動力將大打折扣。
3)退路太多:創業過程中困難重重,作為職業經理人又有許多退路,心理上暗示自己時刻想溜;
4)機會太多,面臨誘惑太多,由于職業經理人有廣泛的社會資源關系,因此,會有很多機會誘惑,于是往往心猿意馬,朝三暮四;
5)時間分散、精力不集中,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分散了平均用力,往往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6)管理能力強、經營能力弱;
7)社會約束太多,干事情縮手縮腳;
8)見多識廣,找不到切入點,看到西瓜沒工具切開,不想彎腰撿芝麻;
9)抗風險的能力低,贏得起,輸不起,而創業不成功關鍵在資金鏈上,職業經理人的資源主要是建立在企業平臺上的人脈社會關系上,不是在資金鏈上;
10)試錯的成本高,主要是年齡不允許,信心不足,創業失敗,不僅名譽受損,而且影響面廣;
11)角色定位導致組織利益失衡。長期職業經理人的經歷使其長期決策處于老板和員工的平衡點上,與老板決策利益點不同,因此沿襲職業習慣,導致投資人的利益受損,組織利益失衡,最終導致企業失敗;
12)由于我國市場化程度還較低,創業教育幾乎是空白,職業經理人創業時缺乏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從而導致創業失敗。
創業資料統計:
發達國家創業數據統計:發達國家每年都有上百萬家新企業誕生,35%的新企業在當年就失敗了,活過五年的只有30%,生存十年的僅為10%。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前三位分別是市場(27%)、管理(24%)和技術(12%)。
中國創業數據統計:中國創業企業的失敗率高達70%以上,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70%的企業活不過一年,平均企業壽命不足三年。
職業經理人創業情況:
職業經理人創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而且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日漸升溫,可現實是職業經理人創業大多是鎩羽而歸,折戟沉沙,丟了夫人又折兵,最后不得不去又去職業下去。據調查我國企業創業取得比較大的成功者大致有三類人,一是初中都沒有畢業的打工都沒有人要的人;二是走出大學校門不久就開始投身創業的,三是在執業過程中陡然發生了意外變故,失去了生存資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