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5 11:21:16 作者:無名 來源:1
成功就是站起來的次數比跌倒多一次。這個真理在他屢敗屢戰的創業途中得到充分佐證。
優秀是成功者的習慣,而不斷前進則成為他的習慣。
他常說,自己沒讀多少書,沒什么文化,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他感言,講誠信、有責任、樂觀并堅持,是自己在經營過程中堅持的信念。
這個于艱難困苦中,玉汝于成,煉就商海金剛身的人就是耿成建——重慶夢珂蘭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市湖北商會的副會長……
有志男兒憑信立掘得人生第一金
不平凡的人有一顆不安分的心,耿成建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所以,他注定不平凡。
“我的家鄉在農村,農村的生活雖然安定,但卻日復一日,單調如一”,耿成建說,他期待擺脫單調的日子,走向精彩的生活。
“錚錚鐵骨,笑傲江湖!”耿成建懷著一顆志在必得的心走出了家門。1992年,他帶著僅有的1500元錢只身來到重慶,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他,形單影只,無依無靠。然而,背負著心中的夢想和眼下的生活,他堅定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在這個城市生存并生活下去,我一定要立住腳,并且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捧著“只能前進,不能后退”的信念,耿成建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從此,他一邊為自己描繪著未來的宏偉藍圖,一邊在現實與理想的縫隙中努力打拼。
“萬事開頭難”,囊中羞澀的耿成建將從哪里起步?他沒有迷茫,他開始每天奔波于重慶的各大商業中心,像尋找金子一樣尋找商機。終于,經朋友介紹,他開始做起了小本生意——銷售服裝的紐扣、包裝袋、商標紙以及涂料等等。
創業之路滿載心酸和艱辛,1500元錢哪里夠做生意?然而,耿成建就是靠1500元錢起家的。沒有足夠的生意本錢,但有信用,因此朋友甘愿為他作擔保,待他把產品銷售一空之后,才將貨款交付給供貨商;沒有充裕的生活費,但有頭腦和毅力,他省吃儉用,精打細算,一日三餐每頓都不超過一塊錢,自己背著貨物擠一毛錢的公交車,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時才舍得坐五毛錢的摩托車。耿成建說:“正是因為這樣,重慶的大街小巷我都非常熟悉,甚至比老重慶人還熟。”
在耿成建走街串巷銷售產品的時候,很多人都對他抱著懷疑和不信任的態度,因此,他屢吃“閉門羹”。然而,他憑著一股耐性和韌勁,屢敗屢戰、越挫越勇,一次又一次地向客戶介紹自己的產品,直到客戶買了產品為止。耿成建說:“那個時候我很自信,我總覺得我所銷售的產品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產品,是這個市場上最好的產品,我有這種信念。”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耿成建也同樣如此,自1992年來到重慶后的兩年內,他賺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深知這是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來之不易,這第一桶金在給他帶來莫大欣喜的同時,也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更加堅定了他成功的信心。
“我在獲得第一桶金的同時,還獲得了人生中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怎樣做人!”耿成建說,在兩年的創業生涯中,他深刻地體會到了“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的道理,正是憑借誠信,供貨商才會在他沒有付貨錢的情況下把貨物發給他;正是憑借誠信,他的朋友才會為他無償擔保;也正是憑借誠信,他才在重慶尋到了一片立足之地。
進軍百貨露鋒芒 長足下海亮刀鋒
經過兩年的摸索前進、艱苦創業,耿成建不僅積累了一定的資本,還將他的人脈關系延伸至社會的各個階層。
此時,他的能力已經遠遠不止是做一個沿街叫賣的商販。心懷鯤鵬之志,他決定進一步拓展業務和擴大規模。于是,在1994年,耿成建開辦了第一家服裝店,從此,他正式進入了百貨行業。
站在事業新起點上,耿成建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其中。可是,要使自己的商品在琳瑯滿目的同類商品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進入重慶的知名百貨商場。此時的耿成建首先瞄準了“重慶百貨”——當時的重慶第一大商場。
“為了能將商品打入重百商場,我真是煞費苦心,甚至三天三夜都沒能睡著覺”,耿成建說,為了能進入重百,他滿懷著熱情和誠意,親自找到重百負責人。可是,他一次次的登門拜訪,卻遭到一次次的回絕,每次的“閉門羹”答復都是——“像你這樣的客戶實在太多了,等我們考慮之后再聯系吧”。這句答復如一盆冷水,狠狠地澆在耿成建的心頭。
成功就是站起來的次數比跌倒多一次。耿成建的行動就印證了這個真理。屢遭“閉門羹”的他,并沒有就此罷休。苦心人,天不負,憑著一腔熱情和真誠,經過耿成建的屢敗屢戰,重百終于答應讓他的商品進入商場試銷。“試銷”就像耿成建在懸崖邊上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也就是這根稻草,讓他的生意大有起色。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產品銷量竟創下了歷史新高。
商品的銷售渠道已漸漸鋪平,接下來的一切似乎顯得水到渠成。耿成建一鼓作氣,又將產品打入了大都會、太平洋、遠東、王府井、新世紀等各大百貨商場,他所組建的夢珂蘭貿易有限公司也相繼成立,這標志著耿成建已穩穩地立足于重慶百貨行業了。之后,夢珂蘭貿易有限公司僅用了10余年的時間,便從一個不足百萬元資金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一個獨具規模的品牌代理公司。現在的“夢珂蘭”已經與上海、青島、北京等多家公司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系,公司所代理的皮爾卡丹、米奇、日本厚木、畢加索等知名品牌在重慶也非常暢銷。
優秀是成功者的習慣,而不斷前進則耿成建的習慣。在進軍百貨業成功之后,羽翼漸豐的耿成建開始了新的探索之路。2003年,他成立了重慶維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正式涉足機電行業,專門為南海艦隊等機構提供軍用機械上的柴油機配件;2004年,他又成立了重慶僑英投資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民間借貸和代辦執照業務。“現在的重慶僑英投資有限公司能夠為房地產開發商墊付資金,每天,我都能看到自己投資的廣告見諸重慶商報、重慶時報等各大媒體。”耿成建說,他的投資公司已經在重慶具備了一定實力。
“每逢困難,我都會在摸爬滾打中絞盡腦汁、費勁心思,可是當事成之后,便會有種‘柳暗花明’般的成就與喜悅蕩漾心中”,耿成建說。
乘風破浪掌航向 眾人齊心謀發展
在企業乘風破浪,揚帆前進的時候,耿成建并沒有迷失方向。他認為,一個人要成功,就必須要講誠信、有責任、樂觀并堅持。也就是他的這種精神和理念,早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的企業員工,并已深深融入到企業的血脈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精神。
“一個巴掌拍不響,眾人劃槳開大船”他深知一個企業要長遠發展,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僅僅是杯水車薪,于是他把員工們看作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志在和他們一起為企業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為了緊跟時代步伐并站在行業潮頭,每年他都會帶著員工們一同外出考察,并把考察的心得與經驗移花接木地運用于新的企業發展戰略當中。
耿成建的不斷前進,離不開“學習”這個良好習慣。他把學習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到和同事、朋友一起的交流探討當中,但凡發現好的經營管理模式,他都會學習并且運用到自己的企業當中。耿成建說:“一個人有缺點也有優點,只有缺點和優點加起來才是一個完美的人。”他謙虛地說自己是一個缺點大于優點的人,所以他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樣,他才能為企業創造良好效益,從而負起對員工、對家庭、乃至對社會的負責。
2008年,在金融危機波及投資行業之時,他積極地改進了企業發展策略——即繼續加大在百貨行業的投資,逐步縮減投資公司的投入。他計劃用兩年的時間,使百貨公司的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今年,擁有多個品牌獨家代理權的他,準備在重慶的五個主城區各設立一個品牌專賣店,爭取將所代理品牌一炮打響。
知恩圖報懷真情 幼羊反哺報家鄉
企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耿成建答: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對人類有貢獻的企業。在他看來,企業存在于社會當中,既然取之于社會,自然要回饋于社會。一個企業只有對社會有貢獻,才是一個社會化的企業,才是一個長盛不衰的企業。
事業有成的耿成建未敢忘鄉情,多年漂泊在外的他為報答生養之故土,毅然拿出了12萬元錢支援家鄉建設。同時,在他的幫助之下,他的窮親戚們也相繼發家致富了。
有情有義之人總是知恩圖報,耿成建亦是如此。他說:“我能有今天,要感謝我的朋友,我的員工,還有親人們的支持,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說到這里,耿成建感慨萬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耿成建把他和員工的關系看做是魚和水的關系。在員工們眼里他不僅是個雷厲風行的老板,更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家人。每當有新員工進入企業時,耿成建都要親自去慰問,并和員工親切交流,以給他們帶來暖意的歸宿感。他從不拖欠員工們的工資,逢年過節必定要給員工們發紅包,他說員工們掙點血汗錢不容易,準時發工資是他的責任。就在這任道遠的“責任”二字里,他彰顯了作為一個企業家高尚的道德情懷。
作為重慶市湖北商會的副會長,他說,商會作為湖北老鄉們聯絡感情、共謀發展的平臺,使湖北商人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認為,今后商會應多多舉辦經驗交流會,使各個企業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享機遇、共謀發展。他希望老鄉們能借助商會平臺得到長足發展,也期待商會能越辦越好。
在商海打拼十幾年的耿成建歷經無數的艱辛和磨練之后,已經煉就了一個金剛之身。我們相信耿成建憑著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堅定的人生信念,會在他的商業人生路上越走越遠,我們祝福這個從烈火中從容涅磐的金剛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