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29 16:52:37 作者:佚名 來源:新浪
之所以說QQ感性,是因有它陪我們度過了青蔥歲月,時代賦予它額外的意義;而馬化騰,在已經形成巨無霸帝國的格局下,卻敢于突破,尋找創新,令人佩服。
騰訊14年:賺一代人的錢
對很多人來說,騰訊意味著 QQ,QQ 意味著中國網民。
根據騰訊控股 2011 年的年報顯示,在 2011 年,騰訊即時通信平臺的活躍賬戶數達到7.21億,年增長 11.3%。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 29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5.13億。騰訊的活躍賬戶數甚至已經超越了中國的網民數量,這意味著一部分網民擁有兩個以上活躍的騰訊賬戶。
騰訊辦了一個活動,叫“QQ 十年,網友故事”,踴躍參加的網友寫出了自己這些年和 QQ 的故事,有家境艱難的學子如何與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視頻,也有汶川大地震時通過 QQ 取得聯系。
騰訊在成立12周年之際推出了一條廣告,選在春晚之前播放,被稱為打動所有留學生的廣告。兒子遠赴重洋,距離抵消了他曾經對母親的所有不耐煩。年邁的母親學打字,學上網,只為了通過 QQ 來慰藉彼此的思念。廣告伴隨著“騰訊 12 年相伴”而結束,打動了無數人心。
當然,作為業內巨無霸的騰訊并非總是和諧的。而就在今年 3 月,騰訊在上海召開新品發布大會。另一家以即時通訊為主業的 imo 公司在會場隔壁房間召開了抗議騰訊大會,并現場發放抗議騰訊抄襲、惡意競爭、中傷對手的宣傳資料。
就在廣為人知的 3Q 大戰之前,騰訊的形象早已被打上“抄襲”、“山寨”的標簽,只不過形勢越演越烈。
此時的騰訊已不是彼時的騰訊,而此時的 QQ 用戶亦不再是彼時的 QQ 用戶。這中間有一個公司的成長變異,亦有一代人的成熟蛻變。
哪只企鵝最好玩
他們幾乎只上 QQ。他說“那時候甚至還沒有網游,后來出來一個千年”。
楊陽是最早一批的 QQ 用戶。1999年 2 月,騰訊公司正式發布第一款 QQ。那時候的 QQ 還不叫 QQ,而叫 OICQ。
ICQ 是一款由一個以色列人發明的即時通訊軟件。馬化騰率先認識到了這款軟件的奇妙之處,他認為這就像在電腦上裝了一個傳呼機,雖然那時候還不知道怎么通過它賺錢,但是將來肯定能大有前途。
于是他改良了一個中文版本,并找來四個朋友一起組建了騰訊公司。這五個人就是后來廣為人知的騰訊“五虎將”。他們的 QQ 號只有 5 位數,從 10000 號開始。馬化騰的 QQ 號是 10001,不過已經禁止被添加好友。
楊陽的第一個聊天工具就是 OICQ。他至今記得自己當時走進縣城里開的第一家網吧,“一個小時上網要四五塊吧”。藍色的電腦屏幕上并沒有太多標簽,懂行的朋友告訴他,“你就點開那只企鵝,企鵝最好玩。”
于是他申請了自己的第一個 OICQ 號,也第一次進了聊天室。現在的 QQ 早已經沒有聊天室,但是在初期,這卻是最常見的方式。聊天室里都是不認識的人,天南地北,沒有主題地瞎聊。但是一個聊天室里總有些善談的人倍受其他人關注。
楊陽已經不記得是什么時候企鵝下面的 OICQ 變成了 QQ。他不了解的是后來騰訊被 ICQ 起訴,不得已騰訊將名字從 OICQ 改成了 QQ。
那時候的楊陽是一個初二的學生。他身邊的同學們慢慢地都開始去網吧里上網,都有了自己的 QQ 號。
楊陽起初還沒有記QQ號的習慣,每上一次網就申請一個QQ號。短短幾個月之內,楊陽所在的縣城里網吧如雨后春筍般開了起來,上網費用也快速下降。在一個暑假里,他幾乎每天與朋友一起去新開的網吧上免費的網,因為網吧第一天開張都免費。
{pages}他們幾乎只上 QQ。他說“那時候甚至還沒有網游,后來出來一個千年”。
楊陽不知道的是那時候他們的 QQ 都在“裸奔”。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在 QQ 初期,密碼不僅沒有得到任何保護,反而是完全公開的。你在一臺電腦上登陸 QQ 之后,密碼就被明文保存在該電腦C盤下的一個記事本里。只要找到那個記事本,任何人都可以看見別人的密碼。“密碼的記錄沒有任何加密。”
這個情況直到 2002 年才得到改變。他說,至于聊天記錄,到 2009 版本之前,“都是很容易竊取的”。不過,2009版本的 QQ 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鉆石狂潮
推出一個又一個“鉆”讓用戶購買,成為騰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盈利模式。
楊陽的 QQ 空間背景有些陰暗,暗色調的背景大圖讓人瞬間陷入某種情緒里。他的空間里有一個時光軸功能,左邊是已經流逝的時間,右邊是那些時間里他寫過的日志,發過的照片。
這是今年 QQ 空間新推出的功能,目前僅對黃鉆用戶開放使用。楊陽的等級是黃鉆 7 級,“這是最高的等級,可以使用 QQ 空間里任何功能和道具”。所謂道具指空間的皮膚、裝飾掛件等。
QQ 空間的推出時間是 2005 年,那時候楊陽在部隊當兵,偶然之下他看了其他好友的空間,覺得“很有意思”。于是,2006年退伍之后,他就開通了 QQ 空間,同時開通了黃鉆功能,“一個月 15 塊錢,用手機話費來充值”。
時光軸從出生開始。第一篇日志在 2007 年。之后多是他行走各地的照片,每一年都有不同的地方。2009年在廣東,2010年在天津、東北、廣東、廣西、山西、河南、山東、云南、北京、西寧、新疆等。這一年,他幾乎游遍了整個中國。
日志中間有他的感情痕跡。分手了,又分手了,或者與朋友們在一起。都是些感性的文字。
對騰訊來說,QQ 空間的收費屬于較晚的盈利方式之一。
QQ 推出之初,馬化騰也一度苦于找不到盈利模式,導致經營難以為繼,數次想要出手騰訊未果,只能自己繼續扛著。
最早騰訊的收費方式是開通 QQ 會員,每個人每月收費 2 元錢。
2003年的時候,騰訊推出了 QQ 秀。
突然之間,用戶們發現自己的頭像接近于“裸奔”。于是不在意的人繼續不在意,在意的人開始試穿免費的 QQ 秀,或者購買有償的 QQ 秀。
楊陽后來開通了紅鉆業務,“可以使用所有的 QQ 秀”。紅鉆也是一個月 15 塊錢。有一次,他因為上不了網,而繳費日期又馬上就到,于是連夜打電話給朋友,請朋友先幫他充值。
就在無數用戶與楊陽一樣琢磨著自己的 QQ 秀應該采用什么新造型的時候,騰訊在香港上市了。那是 2004 年,SARS 爆發后的第二年。這一年,騰訊的營業收入約為 11.4 億元。而 2001 年時,騰訊的營業收入是 4900 萬元。
推出一個又一個“鉆”讓用戶購買,成為騰訊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盈利模式。
2003年,騰訊推出了自己的游戲平臺 QQ 游戲,里面包含了多款棋牌類游戲。這個模式與 1998 年成立的聯眾游戲極為相似,而不久之后騰訊就顯示了自己后來者的實力。
楊陽記得以前在家里的電腦上有一個聯眾游戲的標志,父母有時候會玩一下。他沒有趕上聯眾的時代,等他開始涉足棋牌類游戲之后,他與身邊的人無一例外都選擇了 QQ 游戲,當然其中的一部分也不會錯過專為游戲而設的“藍鉆”。
QQ 游戲與 QQ 捆綁,迅速占領了市場。楊陽的父母現在也會去 QQ 游戲上斗斗地主。聯眾曾經第一的行業地位被騰訊輕松奪走,繼而被市場無情絞殺。聯眾創始人鮑岳橋于 2006 年年底正式辭去 CEO 一職。
{pages}現在誰還用 QQ 聊天
“就是覺得無聊了,沒意思了,就把大部分功能都關了。”
現在楊陽關閉了大部分 QQ 功能,只保留了黃鉆、綠鉆與紅鉆。黃鉆用來裝飾 QQ 空間,綠鉆用來調 QQ 空間的背景音樂,紅鉆用來購買 QQ 秀。“就是覺得無聊了,沒意思了,就把大部分功能都關了。”
曾經他開通了騰訊的所有業務,“我 QQ 上那些人要不然就是全部開通,要不然就是一個也不開通。很少有人開兩三個的”。現在他還會掛著 QQ,但是基本上都是隱身,“誰還用 QQ 聊天!”
隱身讓 QQ 列表上的那些人變得難測起來。有多少人隱了身,也有多少人堅持亮著頭像,等一句問候。這后面交織了那些年少時的單戀、暗戀。
賴以起家的盈利模式雖然還在持續,但疲態已現,這也是騰訊迫切希望能找到穩定新增長點的原因。
騰訊還是那個主打即時通訊的公司,而騰訊卻不是依靠這個獲利。根據騰訊 2011 年的年報顯示,網絡游戲對公司收入的貢獻已經過半,達到 158.21 億元。這個數字比在網游行業排名二三的網易與盛大的收入之和還多。
而社區增值服務的收入為 72.21 億元,這部分收入來自 QQ 會員以及 QQ 空間會員。
楊陽是英雄聯盟的玩家。而據騰訊內部員工透露,去年,騰訊最賺錢的游戲是地下城與勇士,運營該游戲的部門人員甚至一年拿到 24 個月工資。
楊陽已經記不清楚這些年來他在騰訊里面到底花了多少錢。他的這一部分花費在騰訊統稱為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如果是在手機上玩游戲或者使用短信套餐則為移動及電信服務增值收入。還有那些從未購買過任何騰訊增值服務的人,他們和所有騰訊用戶一起成為了廣告商投放廣告的動力。
這些人,超過 7 億的騰訊用戶,成就了馬化騰的騰訊帝國,也成就了一代商業傳奇。
現今
馬化騰的二次創業:公司架構將洗牌 找回創新動力
馬化騰很忙。
今年5月10日至11日,全球互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行業領軍人物,馬化騰當然要出席。
會上,小米科技的董事長雷軍說馬化騰是互聯網企業家的楷模。而同一個會場里周鴻祎的奇虎360以壟斷為由將騰訊告上法庭,雙方對簿公堂。還有去年曾經連發五條微博怒斥騰訊不正當競爭的,UC科技的董事長俞永福。
騰訊的總部在深圳,位于科技園內,是一處顯眼的地標建筑。就在這棟馬化騰暫時不在的大廈內,流言四起。
一種說法是馬化騰有意退休,讓現任總裁劉熾平接自己的班。劉熾平今年39歲,比馬化騰小兩歲。他于2005年加入騰訊,之前就職于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任執行董事及電信、媒體以及技術界的首席運營官。2006年劉熾平升任總裁時,曾經有過傳言說馬化騰屬意于他成為接班人。
另一種說法則截然相反,認為劉熾平即將退休。其內部在職員工表示:“劉過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公司運營,現在公司股價漲到這么高,他也該功成身退了。”
流言起源于兩個月之前。約兩年之前,馬化騰就不斷表示要進行戰略轉型升級,而今年將采取實際行動。而兩個月之前,員工們大概知道即將進行組織架構大調整。
“這個月月底就會正式發文通知,任何變動到時才能見分曉。”上述內部員工告訴記者。就在這大變動的前夕,暗流涌動,“所以才有這么多傳言。”該員工說,“無風不起浪。”
對于傳言,騰訊沒有給予正面回答,只是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馬化騰先生一直全面負責本集團的策略規劃、定位和管理,現在也在積極參與”。
這個國內互聯網領軍企業已經被爭議、詬病與流言包圍,山雨欲來風滿樓。
{pages}騰訊帝國
騰訊的員工已經超過20000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正在開發的產品到底有多少款。
“小馬哥”是外界的叫法,騰訊員工稱呼馬化騰都是“Pony”,這是馬化騰的英文名。騰訊的員工之間,下屬與上司之間都是稱呼英文名,并不會叫某總。前述劉熾平被大家稱為“Martin”。
對于劉熾平,騰訊另一內部在職員工的感覺是“實權派”。2005年劉熾平進入騰訊的第一個職位是首席戰略投資官,主要負責騰訊的戰略、投資、并購及投資者關系方面的工作。2006年劉熾平成為騰訊總裁,協助馬化騰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及運營。
上述員工說感覺到這幾年,馬化騰一直放權給劉熾平。公司的日常管理都是劉熾平在負責。2007年,劉熾平進入騰訊董事會,成為執行董事。
劉熾平是香港人,現在住在深圳。馬化騰則住在香港,由司機開車送他來上班。
董事會里的執行董事有三個席位。劉熾平之外,另外兩位是馬化騰與張志東。馬化騰和張志東都是當年的騰訊創始人。張志東是“技術狂人,從來不管公司管理,只對技術、產品有興趣。”張志東也是騰訊的首席技術官。
1998年,騰訊創立的時候有五位創始人,被稱為“五虎將。”除馬化騰與張志東之外,另外兩位是許晨曄、陳一丹,分別擔任首席信息官與首席行政官。另外一位創始人曾李青已經離開騰訊,轉投PE/VC。
根據騰訊2011年年報顯示,馬化騰持有騰訊股權10.37%,張志東持有3.63%,劉熾平持有0.56%。截至發稿前,騰訊的收盤價是223.60港元,市值達到4114.99億港元。而2004年騰訊上市時的發行價是3.7港元。
八年時間里,騰訊已經成長為一個帝國。
支撐這個帝國的架構體系并不復雜,主要有三層:系統-部門-小組。每個系統的負責人的職銜是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有八個系統,也有八位高級執行副總裁。
系統在騰訊內部被稱為“BU”,主要分為四條線,S線為職能線,R線為服務線,O線為安全架構線,B線為業務線。其中B線最為龐大,又被稱為生產線,也是騰訊的主要贏利來源。其中B線按照業務不同,劃分為B0、B1、B2、B3、B4線。B線是四條線的總稱。
B0線為企業發展系統,B1線為無線業務系統,B2線為互聯網業務系統,B3線為互動娛樂業務系統,B4線為網絡媒體業務系統。
還有R線也被分為R1、R2兩條線。
馬化騰的調整組織架構就是將這八條線打亂重新分配,也就是說,在這個月月底,騰訊的整個公司架構將重新洗牌。
在系統下面的單位稱為“部門”,負責人是“經理”,算是公司的中層管理者。部門以下是小組,負責人稱為“組長。”在B線內,所有的部門或者小組都忙于產品開發與維護。
騰訊的公關經理葉幗貞告訴理財周報記者,騰訊內部從事研發的人員有一半以上。從去年開始,騰訊的員工已經超過20000人。在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中,僅次于淘寶,淘寶有員工25000人。
由于每一款成功開發出來的產品都需要不斷優化升級,幾乎每個員工都會固定在一款產品上,除非“內部轉崗。”但是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很少有人愿意內部轉崗,因為相當于從頭再來。”如果想要晉升,就要等“業務做大,人多了,就能升職了”。
騰訊大廈內有高管專用電梯。馬化騰的辦公室在最頂層,37樓。普通員工一年能夠見到他的次數不過四五次。馬化騰也早已不認識大部分員工。太多員工,太多產品,員工們也不知道他們正在開發的產品到底有多少款。
擴張,再擴張
它是一個龐大而紛繁的帝國,但每一項業務都缺乏新意。
除了猜測此次架構調整的高層變動之外,騰訊的員工們也在猜測調整的方向,公司內部對任何風吹草動都異常敏感。有說法認為無線和soso成為重災區,電子商務、視頻等重資產項目將重組。馬化騰希望通過這些調整重新找回創新的動力。
今年4月份,騰訊內部中層以上員工在東莞參加了一次會議。騰訊的內刊上將這次會議定義為“戰略轉型升級會議。”但是騰訊的公關經理葉幗幀卻說這只是騰訊每年定期召開的會議,并不涉及戰略轉型。
在會議上,馬化騰談了四點對于戰略轉型的想法。其中第一點就是加強創新,他承認近年來由于一些事件導致騰訊口碑不好。他明確說出騰訊籌備了近兩年的轉型將在今年正式開始。
葉幗幀解釋說馬化騰今年來所提的戰略轉型主要是指加快平臺開放的步伐。她說經過一年多時間,平臺開放戰略已經有所進展。她提出數據,截至2012年3月,騰訊平臺擁有超過4萬款注冊第三方應用,超過10款第三方應用的月活躍賬戶數超過1000萬。
開放平臺是騰訊改變行業公敵處境之舉,不得不進行。騰訊與行業內其他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矛盾早已經白熱化,3Q大戰,UC俞永福的炮轟,以及騰訊新品發布會時場外的抗議。
而事實上,騰訊這幾年來一直在不斷嘗試拓展業務鏈,進軍搜索、視頻、電子商務、廣告等領域。這種擴張仍然是簡單的復制。中國的搜索市場已經有百度,視頻已經有優酷土豆,電子商務更是已經有淘寶。
艾瑞咨詢集團的分析師由天宇認為,在這些領域中,騰訊并不是完全沒有做大的機會,根據他們的數據,騰訊去年的廣告收入已經接近搜狐、新浪。但是這些互聯網常規業務無法成為騰訊的核心業務,也很難帶來讓人驚喜的成長。
2005年9月,騰訊的拍拍網正式上線運行,距今已經六年多。而淘寶的成立時間是2003年5月。騰訊的電子商務模式是B2B2C,與淘寶類似。而淘寶根深蒂固的行業地位讓騰訊只能在后面追趕。說起這么多年電商的氣色不大,騰訊內部員工無奈說道:“做不贏淘寶。”
據淘寶的官方數據,2011年,僅僅淘寶商城的交易額就達到1000億元。而騰訊內部員工說2011年騰訊電子商務的交易額是60多億元。
去年,騰訊內部對電子商務已經實行過一輪整合。去年年初,騰訊電子商務部門的員工只有約200人。年底時,電子商務部門員工人數達到了1000人。
“大部分是內部整合,將以前與電子商務有關的部門都整合進同一個部門,也新招了一批人。”而這個剛剛經過整合的部門今年可能再次面臨風雨。
現在的騰訊不是成立之初的騰訊,也不是剛上市時候的騰訊。它的觸手伸進太多領域,布局視頻,進軍快遞、電子商務,參股旅游類網站。它是一個龐大而紛繁的帝國,但每一項業務都缺乏新意。
馬化騰的迷惑
“我想知道,對于整個互聯網的生命來說,人類已經處在它的哪個階段?”
去年的微信讓馬化騰驕傲地對外宣布,騰訊的微信用戶已經過億。這被外界普遍解讀為騰訊搶占無線互聯網市場的信號。
馬化騰曾經一直以產品經理自居,他對新產品開發的興趣遠超過管理公司的興趣。歸根到底,他是一個技術人。馬化騰給外界的形象一直是注重用戶體驗,也了解用戶心理。而今年騰訊一款雄心勃勃的新應用卻折戟于輿論。
今年3月,騰訊開放QQ圈子的試用。只要下載2012版本的QQ就可以體驗。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款應用最大的特色在于智能分圈,可以將用戶的好友,甚至是丟失了的好友自動分圈,并替換成實名。當時網絡上甚至爆出QQ圈子分出前女友圈的圖片。
輿論沸騰,網民震驚于騰訊居然掌握了每個人如此多的隱私。在激烈反彈之下,騰訊并沒有正式推出這個應用。
馬化騰迷惑了。他迷惑于每個人不希望暴露自己的隱私,卻又都有看到他人隱私的欲望。
他的迷惑還有其他。奇虎360對騰訊的指控是壟斷。他不知道互聯網里的壟斷的定義是否可以與現實世界里一樣。
4月份,馬化騰邀請了《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的作者凱文凱利來中國,進行一場關于互聯網的對話。馬化騰問的問題關于壟斷,也關于隱 私。他最后的問題是關于未來,“我想知道,對于整個互聯網的生命來說,人類已經處在它的哪個階段?或者說,未來十年,我們能夠達到哪個階段?”
馬化騰曾經提出一站式服務的概念,現在的騰訊帝國能夠提供社交、購物、游戲、新聞等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務。騰訊在國內互聯網公司的市值排名中位列第一,這個龐大的公司有高企的股價,卻面臨增長放緩的事實。
由天宇說一段時間內,騰訊的增長會保持,但是增長率在降低。放在資本市場來說,公司的成長性在降低,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而他認為,“我聽過一些Pony的講話,感覺他并沒有完全想清楚未來怎么走。”
由天宇指出騰訊最大的優勢在于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渠道推廣能力。“這是一個宏觀的優勢,具體業務能否成功還在于具體的策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