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力;因為那個能干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適宜。于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苛希納定律
西方管理學中有一條好的苛希納定律:如果實際管理人員比不錯人數多兩倍,工作時間就要多兩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四倍;如果實際管理人員比不錯人數多三倍,工作時間就要多三倍,工作成本就要多六倍。
苛希納定律告訴我們,在管理上并不是人多力量大,管理人員越多,工作效率未必就會越高。苛希納定律要求我們,要認真研究并找到一個不錯人數,以較大限度地減少工作時間,降低工作成本。
馬蠅效應
林肯少年時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場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馬,他兄弟扶犁,而那匹馬很懶,慢慢騰騰,走走停停。可是有一段時間馬走得飛快。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頭,他發現有一只很大的馬蠅叮在馬身上,他就把馬蠅打落了。看到馬蠅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說:“哎呀,你為什么要打掉它,正是那家伙使馬跑起來的嘛!”
沒有馬蠅叮咬,馬慢慢騰騰,走走停停;有馬蠅叮咬,馬不敢怠慢,跑得飛快。這就是馬蠅效應。馬蠅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一個人只有被叮著咬著,他才不敢松懈,才會努力拼搏,不斷進步。
“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溫暖”法則,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于嚴寒。好品牌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盡力解決下屬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下屬真正感受到好品牌給予的溫暖,從而激發出工作的積極性。
酒與污水定律
酒與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中,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組織里,都存在幾個難弄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里的爛蘋果一樣,如果你不及時處理,把果箱里其他的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于它那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干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品,一頭驢子一秒鐘就能將它毀壞掉。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