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殘垣斷壁,小兩口面面相覷,欲哭無淚。災難之后,“王冒子”平時積下的好人緣起了作用,銀行很痛快就答應貸給他60萬元,對于平時對個體戶十分“惜貸”的銀行來說,這簡直是個,何況“王冒子”是個“外來和尚”,并非海濱本地人。“王冒子”又從朋友那里借了30萬元,周老板的10萬元港幣也被取出來救急,東北的那位老哥電匯了50萬元,海濱縣個體工商戶發動全縣個體工商戶為“王冒子”捐助15萬元。這樣,本來被一把火弄得幾乎兩手空空的“王冒子”手里一下又有了將近160萬元。
有了這筆錢,“王冒子”從一家建筑學院請來為他設計新的酒家,從外部造型到內部結構,都顯現出水平。新“王冒子“酒家趕在大蒜銷售時節重新開張了。由于檔次提高,價格卻仍舊維持在原來水平上,幾乎一舉把六戶莊的商業客戶全部吸引過來了。這引起了當地餐飲界人士的嫉妒和不滿。面對這種情況,“王冒子”想了一個辦法,他將六戶莊幾家具有一定實力的飯店老板們召集起來,號召他們一起入股“王冒子”酒家。在自愿的基礎上,并經過投票表決,確定各人在酒家中的股份。這樣,“王冒子”用股權這根金鎖鏈巧妙地將原來的競爭對手聯結在一起,競爭對手變成了朋友和利益方面的一致行動人,大大減少了經營中的阻力,縮減了經營成本,營造出了“雙贏”的格局。3年多時間過去了,“王冒子”酒家紅紅火火,在縣城包括其下若干鄉鎮都辦起了連鎖店,“王冒子”已成為海濱縣的好品牌。
如今,“王冒子”已經還清當初借朋友親戚的錢,由海濱縣個體工商戶捐助的15萬元也完璧歸趙,被“王冒子“轉捐給了海濱縣個體工商戶風險基金,那位東北老哥的50萬元也還了,剩下的只有銀行的60萬元貸款仍在按期還本付息,“王冒子”說再有一年,他就可以全部還清債務了。到那時候,他就真的是無債一身輕了。
“王冒子”王懷東這樣總結自己的商業經驗,他說:“作為商人,要追逐利潤和效益。可商人應當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講求信義。人活在世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為他人著想,特別是要回報社會,關愛弱小,這樣的商人才能做優質的生意,干大事業?!比缃瘢咴诹鶓羟f夜晚的街道上,仍舊時不時可以看見“王冒子”夫妻陪著時年已經70多歲的周老板散步。
點評:人是生意的魂
讀了王懷東“王冒子”的創業故事,頓時想起水泊梁山董事長兼總裁宋公明。很多人想不明白,以水泊梁山之人才濟濟,宋江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當上梁山“一哥”?在水泊梁山,論出身、論資歷、論智力、論武藝,為什么一百單八將中,大家都擁戴、服從的只有宋江一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宋江會做人,做人好。朋友問他借錢,他兜里有一分,不會只借給你九厘,并且總是“雪中送炭”,所以人送外號“及時雨”。如果將“造反”也看作一盤生意,那么執掌這盤生意的不錯人選,非宋公明莫屬,其他什么“才智武功”之士,如果大家不服,那都是扯淡。
比較王懷東與宋公明,感覺有很多相似之處。王懷東出身貧苦農民,初到六戶莊時,亦是身無長技,手無分文。他后來能夠有機會發達,全在于他做人好,會做人,從而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以《科學投資》觀察,一般來說,窮人(這里所謂窮人,是指那些金融資金、知識資本、社會資本都不多的普通人)要想成事發達,有幾個前提:
一是勤力苦做。別人做八小時,你就做10小時;別人做10小時,你就做12小時。如果你是為自己做,日積月累,就算后來不能夠大富大貴,至少你可以比大多數與你同等起步的人家過得更殷實。如果你是給別人做,你自然能夠獲得雇主更多賞識,哪個老板不喜歡肯做事的員工呢?而老板的賞識,將意味著你比其他員工有更多勝出的機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