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 吃水不忘挖井人
“王冒子”一夜間成了六戶莊鎮的名人。六戶莊鎮是號稱“天下蒜”的全國有名的蒜苔之鄉,每年春夏兩季,到這里來收購蒜苔和蒜頭的客商來來往往。“王冒子”瞅準時機,在鎮上買了塊地皮,蓋起樓房,一家“多功能”飯店隨之出現在六戶莊,里面集飯店、旅館、歌廳、乒乓球室于一體,還附帶一個小浴池,取名“王冒子酒家”。“王冒子”多功能酒店深受“蒜客”們的歡迎,一到蒜苔收獲季節,“王冒子酒家”便整日顧客盈門,川流不息。幾年下來,“王冒子”發了!
這時,“王冒子”原先打工的周老板養蟹卻虧得冒了頂,把十幾年開飯店賺來的錢賠了個精光。“王冒子”得到消息后,馬上和老婆趕到周老板夫妻的住處。一看,“冒子”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原來周老板飯店倒閉后改行養蟹,不但沒賺到錢,老本賠光,還欠了一屁股債,連住的房子都抵押給債主了。兩口子無家可歸,只好在海塘邊搭個窩棚權且棲身,上學的兒子則寄住在一個親戚家。
“王冒子”一邊抹著眼淚,一邊鉆進草棚,把夫妻倆生拉硬拽弄上了出租車。他要請周老板倆夫妻到自己酒店里當管家。
這時候周老板夫妻已經60多歲了。“王冒子”把老倆口請回家,早茶晚水伺候,孝敬猶如自家的親娘老子。周老板夫妻老年得子,放心不下就是自己的兒子。“王冒子”把周老板的兒子送到縣城中學讀書,安置得妥妥帖帖。“王冒子”放了話,這孩子不用周老板老兩口操心。
1997年香港回歸,周老板一個叫周伍的遠房侄子來內地觀光旅游,幾番周折,打聽到叔叔的下落。周伍原為六戶莊當地一名教師,是周老板冒著風險將其從造反派手中救出。周伍此次回歸故里,有一個任務就是奉父之命,要把叔叔接到香港頤養天年。可周老板說什么也不肯答應。說來說去,侄子明白了,叔叔不肯走原來是舍不得“王冒子”。侄子沒辦法,將10萬元港幣交給周老板,作為養老資金。侄子走后,周老板把10萬港幣交給“王冒子”。“冒子”哪能要周老板的錢?推了半天推不掉,偷偷以周老板兒子的名字把錢存入銀行,算是將來周老板留給他兒子的一筆遺產。
情義無價 破產老板又站起
像這樣的事,“王冒子”做過不止一件兩件。時間長了,“王冒子”變得名聲在外。好名聲帶來了好生意,許多人寧愿走得遠一些,有酒席也要擺到“王冒子”的酒店里來,因為他們知道在“王冒子”這里吃飯踏實,不會有宰人的事發生。更離奇的是,有一個東北客人到海濱縣做生意,被人騙了,心煩意亂坐在茶館里喝悶茶,聽到隔座幾個閑聊著說“王冒子”的事情。東北客聽了將信將疑,干脆生意也不做了,此后一段時間明察暗訪,發現傳言無虛。這位東北客找到“王冒子”,要給他投資,跟他合伙一起做生意。合伙做生意的事情雖然末了沒成,兩人卻成了好朋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