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別人的故事,長自己的經驗。咱們聽得創業成功的故事太多,甚至很多人覺得,創業好像很簡單,想做就能成功。可是事實卻不是這樣,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一個大學生創業失敗故事,讓我們一起看看,她的失敗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教訓。
創業人物:丁瑩瑩、崔英,大學同學。
創業經歷:2006年從沈陽化工學院信息管理畢業,畢業后分別在化妝品公司和化工企業工作。2007年10月,兩人雙雙辭職,感覺婚慶是個朝陽行業,于是不顧家人的反對,向家人借款12萬元,聯手開了一家婚慶公司。然而她們的事業卻一直步履維艱,目前尚未收回投資成本,一年下來賠了8萬元。
收回成本遙遙無期
丁瑩瑩和崔英都是外地人,在沈陽舉目無親。為了方便事業起步,他們選擇以加盟的方式開店,光加盟費就花了4萬元左右。2007年12月,她們做成筆婚禮慶典,雖然收了3000多元,但扣除各種費用,末了還賠錢。
丁瑩瑩和崔英沒有放棄,她們在努力用創意和服務贏得客戶。沈陽有兩位新人戀愛經歷特別巧,他們幼兒園就是同學,高中時又在同一所學校,高考前湊巧坐前后桌,這樣的緣分使兩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丁瑩瑩和崔英借用《向左走,向右走》電影主題為新人設計了一場舞臺劇。婚禮的策劃和布置令新人和親朋好友特別滿意。
以后,她們又陸續為20多對新人操辦了婚禮慶典,每場價格在5000元至2萬元不等。但利潤極低。
再不成功就會放棄
現在,扣除各種費用,倆人每月能剩三四千元,但是相對當初投資的高額成本,這點杯水車薪遠遠不能讓她們安下心來。婚慶生意為什么不好做呢?面對這一提問,丁瑩瑩說,主要的是店鋪選址太偏僻,“蝸居”在公寓里,宣傳又沒有做好,現在度不夠。第二,店鋪規模檔次“高不成、低不就”,而目前沈陽市婚慶公司大大小小2000多家,大打價格戰,她們沒有價格優勢。另外請司儀攝像師、租花車等,每次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再扣除場地費,贏利已經很少了。再加上公司推廣宣傳力度不夠,使得婚慶公司生意淡薄。
“反正感覺創業挺難的,有些累了,還不如給人打工掙死工資舒服。再堅持一年,如果還沒有起色,我們會選擇放棄。”丁瑩瑩末了說。
看了這兩個姑娘的創業故事,咱們不難發現,她倆確實有著創業者應該有的闖勁和激情,但是缺乏了必要的市場調查以及開店前的考察。這些方面沒有做好,創業起來舉步維艱!今天說的這則大學生創業失敗故事小編看來也是有些心痛,但是這樣無準備的仗,現在不失敗,以后也會失敗的!作為創業者,創業之前一定要做好細致、必要的考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