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F600創(chuàng)業(yè)網
90后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是叛逆的代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90后的孩子們不斷成長,打破了很多人的固定思維。現在,很多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他們的潛心奮斗贏得了很多人的稱贊!今天咱們來看一個女性創(chuàng)業(yè)故事:95后蛋糕妹子的創(chuàng)業(yè)人生。
從吃貨到糕點師,并在溫州大學城開出家私人定制蛋糕店,溫大有位95后萌妹子,把愛好變成事業(yè),如今月營業(yè)收入五六萬元,讓本來并不看好她的爸媽都從老家趕來助陣,還吸引了周邊不少人跟風開起了私人定制蛋糕店。
王心怡,金華人,今年20歲,是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廣告學一名大二學生,去年9月在大學城附近的小吃街上開了一家名為“An Cake 私家蛋糕定制”的店,可以按照顧客提供的圖片樣式定制蛋糕,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目前,包括她自己在內的團隊共有5名成員,月營業(yè)收入達五六萬元。
怎么會想到開這樣一家店?王心怡笑稱自己是個吃貨,讀大一時逛遍大學城,都找不到對她胃口的蛋糕,這讓她萌生了自己動手做蛋糕的想法。于是在大一暑假期間,她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觀看制作視頻,向糕點師求教,去蛋糕店免費幫忙,學習做蛋糕。
“沒花過一分錢哦。”對此,王心怡充滿了成就感。
不過,對于她開定制蛋糕店的決定,一開始父母朋友都不看好。畢竟她從來沒有做過糕點,也沒有創(chuàng)業(yè)經驗,可以說是一個的“門外漢”。
父母的不支持,讓不服輸的王心怡更加堅定了繼續(xù)下去的信念。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里,從前期的市場調研、拜師學藝、Logo設計到后期的原料選購、店面尋找裝修等,都是她獨自完成。
說起初打拼的過程,王心怡有些感慨。作為學生,學業(yè)始終是位。“我們宿舍是6點開門,8點上課。”王心怡說,為了騰出做蛋糕的時間,她每天5點半就起床刷牙洗臉,然后趕在上課前的兩個小時里,先完成一部分訂單,剩下的訂單則利用午休時間、下午課程結束后等一切空余時間完成。
好在經過近半年的發(fā)展,現在一切都越來越好。“就拿我的手藝來說吧。”王心怡告訴記者,初做一個蛋糕,需要2個多小時,現在手藝熟練了,完成一個蛋糕的時間比之前縮短了一半。一天下來,能做10來個蛋糕。除去寒假歇業(yè)的時間,現在做了有1500來個蛋糕了。
隨著訂單不斷增加,去年12月有四位同學加入了她的陣營,本來并不看好她的父母也轉變了態(tài)度。今年寒假過后,父母就從金華老家過來幫忙打點店里的生意。
“原來開店,一半是玩,一半是學習,但現在我想要一心一意做好它。”談及未來,王心怡說自己要做的還有很多。眼下,她正在和學校洽談,希望以活動贊助的形式走進學校,來拓展蛋糕的銷售渠道。另外,她還打算去學習新技術,做出更多新穎時尚的蛋糕,讓更多人品嘗到她的手藝。
相信很多人看了她的故事也是很震驚,沒想到一個小小的95后小姑娘能做到這樣的成就。然而事實就是這樣,現實中的女性創(chuàng)業(yè)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能一一說明,但是我們能看到,在創(chuàng)業(yè)中,從來就不缺女性角色,看來不論在任何方面,巾幗不讓須眉都是有理有據的!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