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想要創業卻又猶豫不前的人可能會想,我也想自己創業,自己做生意,但是我沒有錢,前期投資都拿不出來,怎么創業啊?對于這類人,小編想說,其實你不是真心想創業!
有的人創業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卻把創業當做一種人生,今天咱們故事的主角呂金剛,就是一個過著創業生活的人,一個把創業當做自己生活模式的人。就是這樣一個人,僅僅憑借78元,創造力一個成就億萬富翁的神話。
呂金剛,華徽國際股份董事長、四川徽記食品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并于2008年獲得全國創業之星cctv三農人物;2006四川十大財經風云人物;四川省第六屆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但他也只是個普通人,1971年生于四川,創業之初,只身攜帶78元的他甚至是無學歷、無背景、無財力的“三無人員”,是什么讓他有今天的成就?用有勇有謀來形容他不錯是再貼合不過。
有勇:
只身前往成都打工的呂金剛當時身上只帶了78元,并且還是個沒有高學歷的小伙子,找了一份貨車送貨員的工作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今天的成就。在做這份工作時,每天早出晚歸,在嚴寒酷暑中奔波,工資不高,還曾經在荒無人煙的山路上拋過錨,餓了兩天兩夜,終于自己動手修好了車才開車下山。即便如此,面對工作,他還是每天激情滿滿。性格影響人生,這也為他后來在處理危機中的行為埋下了伏筆。
有謀:
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呂金剛,做過保潔員、廚師、送貨司機、業務員之后,發現給別人工作成不了自己的事業,便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但也積累了一項寶貴的財富:大量食品企業和零售企業的寶貴資源以及豐富的營銷經驗。從此,他開始自立門戶,在1996年成立了成都華隆食品公司。
某次經過安徽,對安徽的一種通過“煮”制法作出的瓜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想到了技術引進,說到做到雷厲風行的呂金剛便著手去做,功夫不負苦心人,通過請來的徽派瓜子老師傅的幫助,創立了徽記食品。的工藝,一夜之間讓這一品牌在大江南北走紅。
然而徽記的成功卻也給他這個四川人帶來了另外的苦惱,“每當我給別人遞名片,別人一看徽記食品,句就說你就是那個安徽做瓜子的啊。”呂金剛心想:四川也有很多特色小吃,何不把四川的小食品較大做強?于是2004年,不服氣的他又創立了好巴食品牌。
然而,兩塊招牌的發展并非想像中的一帆風順,特別是在2002年到2003年間,“徽記”的發展壯大遭遇了嚴重的資金短缺,奔走于各銀行之間的呂金剛終決定以個人信譽作為擔保,并簽承諾償還,他的做法贏得了眾多銀行的信任,成功貸到200萬元資金后,“徽記”再次實現跨越,“華隆”和“徽記”雙雙資產過億。
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收獲成功的“人上人”了,但是,對于把創業當做人生來走的呂金剛卻并沒有就此止步,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財富:
有愛:
2007年8月18日,棟梁工程?徽記基金啟動儀式在成都隆重舉行,11月,愛心基金共募集助學資金12160315元,援助了5492名貧困學子;2008年12月24日,徽記為四川農業大學學生頒發了獎金,以表彰鼓勵四川農業大學優秀學子……
2008年5月12日,得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之時,呂金剛正在貴州出差,他連夜開車趕回,5月13日凌晨三點到達成都,迅速反應全力賑災,深入重災區幫助受災群眾就業建家園;愛心招聘災區員工。“多的時候我們工廠的宿舍容納了200名受災群眾,為他們提供食宿,如果呆得習慣,他們也可以留下來工作。”“我們代理或生產的食品飲料全部運往商務廳,再由飛機空投到災區。庫房都是空的。”“全國、全世界四面八方的援助,讓我們更加懂得了珍惜和愛。”“我們要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回饋社會,傳播愛心。”
那么多那么多的回報社會的行為,我們說不完,但我們知道,這就是呂金剛的致富人生,未來的路還長,他的路以后會怎么走我們不知道,但是各位創業者們,自己的路將怎么走,你們想好了嗎?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