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誕生以來,商業就開始伴隨著發展,而有商業,就有各式各樣的創業者。上個世紀80年代,咱們國家就有一位我偉大的創業者,在努力探索與實踐中成就了財富人生,他就是喬秋生。
從3000元起家到擁有資產28億元
在"天上無資源、地下無礦產"的長葛,誕生了一個科技含量高的人造金剛石大型生產企業。從3000元起家到擁有資產28億元,黃河實業集團奠定了在國內同行業中的霸主地位。
黃河實業集團在發展中邁過兩道坎: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像諸多民營企業一樣,從無人才、無技術、負債瀕危,到幡然醒悟、迎頭趕上;另一次是2003年前后,面臨著是"多元化經營"還是"做強做精"的艱難選擇。邁過第二道坎的領路人是第二代喬秋生。
艱難起家 人造金剛石帶來重大轉機
起家階段,黃河實業集團也曾做過編織袋、硫酸銅、石棉瓦,但都沒有讓企業興盛起來。2003年前后,造紙、化工還有嘗試進入的公路項目效果不佳。喬秋生說:"能給企業帶來重大轉機是人造金剛石。上世紀80年代購置的專利、90年代的大規模科研投入,使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因此,只有把主業做大做精!"
人造金剛石材質堅硬,可廣泛應用于航空、汽車等領域。生產時特別需要程序周密。喬秋生時常講感觸深、"獲益較大"的兩個例子,一個是在日本所見的"廁所文化",維持得"整潔度像五星級賓館",它給人的啟發是:"習慣成自然。"另一個是他6年的從軍生涯,跟著老兵種菜、養豬、燒炕、做飯,艱辛讓他明白:"學會忍耐。"原先,公司高管不習慣穿工作服,他要求統一穿上,結果"員工的很多思想工作好做了"。"企業做大容易,做強做精難。大處不容失誤,小處要嚴格管理。"
中國的人造金剛石合成比美國晚了9年。如今,黃河集團的人造金剛石產品已開發出六大類146個品種,年生產能力達15億克拉,居世界同行業第三位,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1%。喬秋生說:"在產業化的進程中,我們縮短了與國家20年的距離。"
任何人發家史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總要經歷些坎坷才能走得更精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