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女性創業的故事屢見不鮮,一方面證明社會男女平等度,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女性在社會中謀求地位的心理。女人創業不比男人差,今天咱們故事的主角焦秀華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點。
現年52歲的焦秀華是個精明人,十年前看準養豬能賺錢,就先買40多頭小豬試養,邊學習邊摸索總結。致富經養豬成品豬出售后,她算了一筆賬,育一頭仔豬比買一頭小豬起碼要省二三十元,如養100頭豬,一年下來至少要省2萬元。
于是,她買來26頭良種母豬繁育豬仔。自己繁殖豬仔十分辛苦,母豬下一窩小豬要三四個小時,若遇到母豬難產,她在豬舍一守就是十幾個小時。尤其是夏季,產仔母豬不能吹電扇,豬舍里熱得像洗桑拿,身上的衣服被汗水全部濕透,但她總是咬牙堅持,使飼養場月月有豬下仔。
經過幾年的歷練,焦秀華的養豬技術有了很大提高,膽子也大了,她決心在小康路上大顯身手。2005年,她又投入15萬元,蓋起兩棟豬舍,致富經養豬規模一下子擴大到300頭,年出欄生豬六七百頭,每天飼料就得用去六七百斤。
為了省下飼料錢,她就買來玉米、豆粕等原料自制飼料,整天忙得團團轉,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她的丈夫心疼她,給她買來一臺全功能飼料混合機,機器一開,每天300頭豬吃的飼料幾十分鐘就搞定,一天能省下五六十元飼料錢,致富經養豬全年出欄生豬六七百頭,光飼料一項就能省下3萬多元。
別看焦秀華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可她經常通過廣播電視了解生豬市場行情,還讓上大學的兒子通過電腦,搜集生豬市場走向和價格變動情況,以便在市場價格的峰頂售豬。致富經養豬盡管每月生豬價格不會有大的波動,但每月幾毛錢的變化也是常有的。即使這時豬才200來斤,她也要出售。她說:"一頭豬雖說少長了二三十斤,但一斤多賣幾毛錢就趕回來了。再說少喂二十來天,能省下幾十斤飼料,也是幾十元,還能早點騰出圈來養仔豬。"
2006年、2007年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她估摸著價格總會上來,就一直堅持不放棄。果然,2008年、2009年生豬價格一路走高,她也賣了好價錢。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一直低位徘徊,致富經養豬通過精打細算,實現了保本微利。
談到今后的致富經養豬思路,焦秀華透露了大膽設想:"我想再包一塊地,把豬養到1000頭以上,為上街區的養豬業發展做點貢獻。"
焦秀華創業成功不忘分享經驗,希望能為其他創業人提供些許的幫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