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機無處不在,在大學校園中,也存在很多的商機的,很多人認為在學校創業很多的這種說法將會在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故事中已 被破滅。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希望這則故事對你有幫助。
“同學,這種化妝品很適合你的皮膚,春天很多女生都用這 種牌子。”昨日上午,新區校外一個小區的店里,店老 板正向幾名女生推銷她的商品,小店里貨品琳瑯滿目,都是一些 學生喜歡的化妝品、民族風情裝飾品。23歲的余秋蓮是這個30平 方米小店的老板,架著一副眼鏡,文靜得很難讓人聯想到是她在 吆喝買賣。
余秋蓮來自云南紅河州,現是商學院四年級學生。 “我學的工商管理,就想自己將學到的理論運用出來,才開 始擺地攤、開小店。”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從去年6月起 ,余秋蓮就開始邊讀書邊“經商”。
她開始在網上淘一些很便宜的東西,比如價格在20至60 元間的美容品和具有民族風情的服飾,“大學生經濟不是很強, 但消費觀念前衛!”余秋蓮嘗試做起了“寢室營銷”,向室友推 銷產品,“她們平時反正也買,買我的東西又做個人情。”注意 建立固定客戶關系,通過向室友成功推銷產品,她又將目光盯向 同樓層的女生和自己所在年級的同學。
“網上圖片看著很漂亮,東西拿 到手總覺得哪點兒沒對。”去年暑假結束,家里寄來學費5000 ,余秋蓮打了個時間差,先揣上這5000,跑成都和昆明進貨, 在校園內那些人流量很大的路口擺攤,宿舍就是自己的“倉庫” 。初擺攤有些不好意思,余秋蓮戴著帽子低頭等人來買,有時 一天下來只能掙回成本。
“擺攤賣東西又不是什么丟臉的事,你為什么不大膽叫賣? ”此時,室友開始鼓勵她。四五天后,余秋蓮怯生生地吼起來。 由于她賣的產品多是學生喜歡的服飾和護膚品一類東西,而且不 貴,生意慢慢好起來。
有了一定積累后,余秋蓮不但用賺的錢交了學費,還投資3 萬元在校外小區租了一個小店,并同外地兩家生產民族服飾和美 容品的廠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很快,就有一些人跟風。余秋蓮 很著急,好幾個晚上都沒睡著,她在紙上列舉了一些鐵桿“客戶 ”名單,通過上門拜訪等形式開拓市場,“一個鐵桿客戶能為你 帶來20個客戶!”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好。沒多久,余秋蓮在攀枝 花大學校外又開了一家連鎖店鋪,男朋友幫著打理。9個月時間 里,借用5000起步,掙得的錢全部用在生 意上了。
故事告訴我們,現在的創業者并不是每一個創業起步都是很高的,有很多的人就是認為擺地攤就是個能掙錢的創業項目,在創業注意經營的技巧和方法的總結,就可以成功。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