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水果在市場中非常常見,但實名制賣水果一定沒聽說過吧。聽說過上網實名制,你肯定沒聽過。這兩天,北站西一路的菜市,一名龍泉果農謝家勝就嘗了次鮮,給他的水果取了個新名字,也叫“謝家勝”,搞起實名制賣水果。老謝的道具很簡單,一張身份證,一張身份證復印件,效果卻不賴,水果一上午就賣完了。一起看看他的創業故事吧。
前天上午十時許,北站西一路菜市內,攤販們排成一溜兒,一家鍋盔店旁一個小水果攤卻有些顯眼:兩個竹筐里放著枇杷和桃子,果子上卻放著一張白紙和一張硬紙板,紙板上寫著“良心水果,愛心種植,自產自銷,實名銷售”。那張白紙上卻是一張身份證的復印件,主人名叫“謝家勝”,旁邊還寫著大大的手機號碼。
“我的身份證在這兒,認得它就找得到我?!蹦械倪汉群苡刑厣?,很快有人圍上來,“賣水果還實名制?”“恩,要不要看身份證嘛。”說完,男子掏出身份證說,他就是身份證上的謝家勝,是龍泉一名果農。沒人接過男子掏出的身份證,但記者對比發現,身份證和復印件顯示,眼前這名男子就是謝家勝。老謝告訴記者,昨天一大早,他就從自家果園里摘了新鮮桃子和枇杷,挑著擔子坐公車到了火車北站,本想到人多的菜市場內賣水果,但可能由于價格有點高,一個多小時都沒有生意,他這才想出了實名制賣水果的點子。
“良心水果,愛心種植,自產自銷,實名銷售?!崩现x吆喝開來。賣水果還搞實名制?有人立馬圍上來看稀奇。
正是吃枇杷的時節,攤子迎來名男買主:“枇杷咋個賣?”老謝說:“枇杷7元,桃子3元。”“別個的都才五六元哦?!蹦匈I主看到旁邊一家攤子標價更低,挪開了步子。又有一名大姐蹲下來:“可不可以嘗?”老謝爽快答道:“嘗嘛。”嘗了果子,大姐又發話了:“你這個枇杷又不大,咋個要7塊?”“自己種的,沒有亂用化肥?!敝x家勝說,他住在龍泉驛區龍泉湖1組,家里有個果園,一家人都在種琵琶和桃子,之所以賣價高是因為果子總共才幾畝地,產量小。
至于為何要實名賣水果,老謝說,以前的果子都是便宜賣給批發商,這次他次挑到成都來零售,人生地不熟的,這才出了這個辦法?!坝X得不好吃,可以直接來找我?!彼f,他的果子好吃,了無害,即使公布了個人信息,也不怕有人找麻煩。同時,向買主公布個人信息,更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嘗過枇杷后,之前那位大姐要了兩斤,竟還開始向旁人。“味道不錯,買嘛!人家是良心種植,身份證都在這兒!”“也給我來兩斤。”馬上又來了第二位買主,攤子前一下熱鬧了,只見老謝不停掏出塑料袋和秤桿??鹄锏墓又饾u見少。記者看到,同一菜市里,賣枇杷的攤販還有四五家,老謝的價格基本要貴一元多,但依然有不少人前來購買。相比之下,其他攤子就有些冷清了。不過,買主基本都是嘗過的,或得到其他人的??磥?,果子好吃才是老謝受寵的主要原因,還有幾位市民則說,看到人多過來看看咋回事。
生意好了,老謝話也變多,說起了他的種植方式,用的是營養的人畜糞便,這點只有他這樣的小規模家庭種植能做到。別人一年施四次,他施兩次,化學物殘留少。
“果子太大都是泡的‘膨大素’。”老謝還說,如今水果行業的“潛規則”多得很,舉常見的“膨大素”來說,市面上的“膨大素”各種各樣,目的只有一個———讓果子變得異乎尋常的大,正常枇杷一個一兩左右重,用了“膨大素”的要長到二兩到三兩。實施過程就是,果子還在枝頭時,每隔一周用“膨大素”浸泡果子,接連泡三四次后,果子就迅速吸收水分,長得更飽滿,又誘人又壓秤。不過,這樣“泡出來的果肉松垮垮的,果子味道也淡?!?
前天下午二點,兩筐果子都賣空了,數著包里二百多元收入,謝家勝滿意地坐上回龍泉的公車。記者看到,老謝也是當天菜市內早賣完收攤的果農。昨天晚上,記者撥通老謝的電話,老謝的聲音傳來:“生意好,每天都賣得完!”當被問到生意不錯的原因,老謝總結道:“可能是我亮出身份證,別人信任我吧,如今重要的就是誠信?!崩现x還說,這周末,他還要帶著更多的果子到成都來,依然是實名制銷售。
故事中的案例告訴我們,21世紀的生活就需要改變,需要創新,賣水果都能弄出個實名制來,你還在等什么呢?希望你有創業的想法,有創新的點子,讓你的事業獲得更加美好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