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當今的人們,在我們身邊會發生很多值得讓我們去感悟的事,就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今天的廣東省電白縣,從茂密的荔枝林里砍掉幾棵已經不再結果的荔枝樹,誰都不會覺得奇怪。然而,十年前這里發生的一起砍樹事件,卻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
那起砍樹事件就發生在對面的這座山上,當時山上覆蓋著1000畝枝繁葉茂的荔枝。2000年的一天,就是那片荔枝林里,突然來了一群手拿砍刀和電鋸的人。來人不分青紅皂白,見樹就砍。這個人,就是那起砍樹事件的幕后導演,叫李華明。李華明是荔枝樹的主人,為了盡快把樹砍完,他以每畝300百元的低價把樹賣給了燒木炭的人。這一切他沒跟任何人商量,是一次連老婆孩子都不知道的秘密行動。
李華明:人死了沒辦法救活,荔枝我砍掉了也就沒辦法救活了。如果通過老婆小孩大家,肯定辦不成事了,我就破釜沉舟。幾天以后,人們驚訝的發現,那座山上的荔枝樹全然只剩下了樹樁!李華明一下子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李華明的行為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然而,誰都沒想到,正是從這一次忍痛割愛開始,幾年之后,還是在這塊山地上,李華明創造了年產值2500萬元的財富傳奇。
李華明是電白縣農民,上世紀80年代末期,他承包了一座幾來沒長過樹也沒產過糧的荒山。在人們驚詫的目光中,他栽下了一顆顆荔枝樹,幾年之后,荒山赫然變成了收益的荔枝山。。
李華明:一個家庭有幾百棵荔枝,那就是致富了,那時候住的樓都是荔枝樓的。那么李華明為什么要自斷財路呢?原來,從90年代后期開始,當地荔枝種植面積急劇增多,荔枝價格一降再降,到2000年居然由原來的一斤7、8塊降到1塊左右。對李華明來說,那個價格連工人工資都不夠。
就在記者采訪時,李華明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當天廣東水利廳的人要來考察他山上的一項灌溉工程。類似的工程李華明近10年幾乎沒有間斷過。砍樹之后,他就開始挖掉樹根、整理土地、引水上山。
大家猜測著、觀察著也等待著他的下一個舉動。然而,他終給出的答案卻讓人大跌眼鏡。誰也沒想到,他折騰來折騰去原來是要種一種蔬菜,而且這種蔬菜居然是當地家家戶戶都有,當時市場上才兩三毛錢一斤的芥菜。
在電白縣,李華明可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昔日成功的光環無形中也是一種壓力,他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欣慰的是,苦熬苦等幾年以后終于盼來了希望,李華明種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芥菜。然而,就在這個時侯,他與愛人卻在如何賣菜的問題上產生了矛盾。
有一天,就在李華明外出聯系銷路的時候,她愛人主動收割了一塊已經成熟的芥菜,親自到菜市場去賣。李華明不明就里,回來后發現一片好的芥菜居然不翼而飛了,他既納悶又著急,對他來說,偷了他的菜就好比是割了他身上的肉。
自從砍掉荔枝以來,面對家人的冷臉李華明總是像理虧著一樣一忍再忍,這是他次對家人大發脾氣。那么,他為什么不讓去街上賣菜?他種的到底是一種什么菜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原來,李華明在很久以前就發現,一般的芥菜有一股淡淡的苦味,而偶爾也有那么幾顆芥菜是又脆又甜。他想既然有好的芥菜,就一定能提取培育出來,那么大面積種植的話就一定能傳統賺到大錢。當2000年荔枝供大于求的時候,他又萌發了那個念頭,就大膽決定,砍掉雞肋一般的荔枝,謄出地來一心一意改種芥菜。
這是他家在種荔枝的時候建起的一座上萬頭規模的豬場,自打種菜以來,養豬賺到的錢就一撥接一撥全投進了菜地。錢如流水般只出不進,生活也全然亂套,李華明的愛人憋了一肚子苦水。
正因為使用了不同的苗種和不同的施肥方法,到2006年,付出終于有了回報,這一年李華明種出了他非常滿意的芥菜。李華明左手拿的是傳統芥菜,右手拿的是他的新芥菜,動手一掰,就可以感覺到兩種菜的區別。
李華明的芥菜沒有了原來的苦味,而且非常的脆。為了這樣的芥菜,他砍荔枝、修梯田、建大棚、架噴灌,成本高了一大截。現在種出了與眾不同的芥菜,當然不甘心去街頭賣一個與眾相同的價格。他不讓自己的芥菜混同與一般,于是自斷后路,不去街頭市場賣菜。
因為價錢賣不起來,賣的時候不可能一一去解釋,就是因為這個問題,老總跟他的愛人吵架,他有一句名言就是,不要退路,只找出路。好不容易種出了滿意的芥菜,又不去菜市場銷售,李華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呢?難以置信的是,有一天,他還真賣出了高于市場價20多倍的價錢。
不去菜市場,李華明的芥菜到底往哪賣呢?原來他打算把芥菜直接賣到城市里的酒店。這個決定,使一家人的生活再一次被打亂。他們一家兵分三路,李華明自己坐鎮茂名,開辟粵西市場;讓兒子前往深圳,兼顧香港市場,老婆則常駐廣州,在蔬菜批發市場緊盯來自酒店的采購商。2007年是李華明忙累的一年,一家人一直奔波在三個不同的地方,直到春節都沒能在一塊團聚。
妻子:人家歡歡喜喜過年,我還在這里,我的小女兒都放假了,說媽你還不回來,人家大家都回來過春節,你還不回來,聽見我女兒這樣說當時我就哭了。明知道自己的菜比普通芥菜成本高、口感好,但就是苦于一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銷路。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家人艱難而緩慢的打市場的同時,一場災難又突然降臨在他們頭上。
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一場臺風不期而至。李華明的豬場被暴雨沖垮,1000畝芥菜被泥水淹沒,建起來噴灌和大棚設施也幾乎被摧毀。
李華明:當時臺風來的時候,我們整個菜都長的非常的好,很好的,一次臺風就把那個菜整個全部刮完,老天我覺得真的不長眼的,我從來沒有做過什么虧心事,為什么把我趕到絕路上去呢?災害讓李華明損失了足足500萬元,他一片迷茫,種菜的意志次產生了動搖。
在這個關鍵時刻,當地政府給了他的支持。由于荔枝的市場問題,當地正引導果農轉產,李華明無疑是一個先行一步的典型。災后,政府給他提供了200萬元的資金扶持,給他鼓勁打氣,幫助他恢復生產。
李華明整個身都是泥巴的,去農業廳,他說帶你的水冬芥菜去,一下子他的勁就來了。原來,廣東省農業廳廳長謝悅新到電白縣調研臺風災情時知道了李華明的情況。這一次請他吃飯就是特意為他的芥菜牽線搭橋。
李華明高興的看到,與他同桌的還有一家香港餐飲公司的幾位高管。他明白,這個飯局,是為了他的那一顆芥菜。要是沒有謝廳長,我就沒有辦法銷到香港,也沒辦法做出來。
謝悅新廣東省農業廳長:我對他的幫助不在于幫他把市場拓寬,在于啟發他一個思路,這個芥菜確實是個好產品,通過這樣讓他看到這個市場發展前景很大,讓他提升信心。
謝悅新廳長給李華明介紹的是香港的一家上市餐飲公司,公司旗下有70多家星級酒店分布在香港及珠三角地區。當時,這家公司也正在尋找既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又具有新鮮口味的蔬菜。
經過嚴格檢驗,李華明的芥菜符合要求,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商定70多家酒店全部用李華明的芥菜,價格為一斤4—5元。這個價格是李華明當初種芥菜時的20多倍。這是對方在深圳開的一家酒店,在這里,李華明的一盤芥菜他們能賣到40 元左右。酒店工作人員董波:這個菜我們平均每一天早市基本上銷量在200到300盤,然后每個月基本光這一個菜,我們整個營業額能夠有50萬左右。
銷路慢慢就打開了,好多人都知道這個好品牌,水東芥菜就是他創造這個招牌的,做得真的不錯。就在簽下這個大訂單的同時,廣州的十多家酒店也找到了李華明,與他簽了供貨訂單。
李華明的芥菜銷路解決了,然而他并沒有放松,由于是給酒樓供貨,他的每一車菜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他深知,只有芥菜的衛生安全才能他的銷量。
如果你有創業的夢想,就趕緊行動吧,材料中的李華明通過自己的行動成就了他的經營人生。希望你有夢想,就用行動來獲取成功,成就屬于你的收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