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物是不斷的變化的,你相信這個世界是可以出現的嗎?你相信,這個世界是可以創造,包括你自己,哪怕你現在落寞不堪,你依然還有創造的機會,你心頭的那團奮斗之火未熄滅,一切都會有可能。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個創業故事,或許故事的主人公會告訴你什么是創造。
李興浩曾是賣冰棍的農民,后來以18億身家登上富豪榜,他掙的每一分錢都由汗水凝結。他把言而有信視作做人為商的較高信條,依靠誠信贏得人心,他將自己的公司拉出生死邊緣,繼而推向世界的舞臺。他并不為“過冬”焦慮,反而感到興奮。“等到下一輪經濟周期,我們可能已經變成這個行業的。”
1982年,近而立之年的農民李興浩決定離開已經耕耘十年的土地去賣冰棍。當時,這種四五分錢一根的生意在他看來已是“收益”。如今,這個佛山商人的主業是“微利”的空調制造,但卻早已有了足夠的身家,登上中國任何一份關于富豪財富的排名榜。和很多粵商一樣,“有錢就滾大”是他的生意經。幸運的是,他也有著幾乎與生俱來的商業嗅覺。走街串巷的冰棍生意讓李興浩發現了不少商機。因為發現了不少工廠需要布碎擦機器,李興浩就大批收購布碎加工,在一次次的推銷之后,他的50斤布碎終于賣給一家機器廠,為他帶來75元收入。
李興浩的原始積累似乎不會停止。“當我發現一個收益的事情,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轉過去。”李興浩說,進入空調行業,同樣是隨機而動。“進空調行業之前,我開了間海鮮酒樓,酒樓空調常壞,一個月下來,維修費就上1000 元。后來,我就干脆請一個師傅來工作。”很快,李興浩發現,維修電器比賣海鮮收益。1989年,他注冊了興隆制冷設備維修中心,并組織伙伴們上廣州下海南,四處吆喝興隆的名號。兩年后,公司成了全國較大的制冷維修中心,業務做到了整個廣東。“順著自己的生意鏈,我與一個臺灣老板各出600萬元合資建廠,終進入了空調制造這一領域。”
在投產的第三天,李興浩就碰上了史上空調價格大戰,這場大戰引發的問題,幾乎將新生的志高空調“扼殺”在襁褓之中。1993年,中國的空調行業即將結束收益時代,越來越多的進入者和由此加劇的市場競爭悄然改變著行業的生存環境。“那一年,科龍1p分體式空調降價1000 元,所以,我要求自己的空調也向下調價,賣2980 元,可一臺空調的原材料價格就已經達到了3600 元。”然而,“賠本兒甩賣”卻并沒有為志高換來市場。
1996年,由于不認同李興浩的做法,合作伙伴終決定撤資。“當時,技術部、車間、營銷主任都跑了。”合資方甚至對外宣稱志高空調已經破產,致使志高空調的賬戶被佛山市人民法院查封,而第二天就是志高空調發工資的日子。李興浩陷入了數百人的企業在一夜之間空空如也。
所幸由于信用好,李興浩獲得供應商的支持。李興浩特意選擇在廣東的溫泉勝地清遠召開供應商會議,“我說,我今天連開會的錢都沒有,但是我的目標是造出世界上好的空調。”李興浩說自己是想告訴供應商,就像溫泉一樣,志高要開采才有價值,如果開發好了,將源源不斷的給他們回報。會后,他給供貨商開了張欠款800萬元的白條,這張當錢用的紙條,先后在3個供應商手中流通,末了在1998年又回到李興浩手中,成為一個融資傳奇。
如今,回憶起這段歷史,李興浩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怨氣。“我應該感謝這位合伙人,感謝他投資給我,幫助我走上了空調行業;第二感謝他離我而去,讓我能夠放開手腳按自己的思路發展;第三感謝他用這么復雜殘酷的事來鍛煉了我的心智,讓我具有更加完善的意志力去面對未來的任何困難。”
李興浩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自己“造世界上好的空調”和“打造較大的制冷基地”的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也正是因為這個“狂妄”的想法,他在創辦志高時將志高logo的英文字母定為“chigo”,“意思就是‘中國,加油’。”李興浩至今仍為自己的這種全球化視野驕傲。
志高的發展史充滿了帶有遠交近攻意味的開放。早在1995年,志高就與日本三菱壓縮機開始合作,日本三菱前任總經理原明參觀志高時曾為李興浩寫下“空調學志高”的賀詞。隨后,志高又與韓國現代聯姻,雙方聯合經營現代空調,與德國威能集團簽訂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到2007年12月,志高已經與日本三菱、韓國現代、德國威能、美國杜邦等企業聯合成立全球“空調品質聯盟”,成功地對全球空調產業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
然而,真正將志高送上中國第四大空調商寶座的還是空調出口。1999年,志高空調出口挪威,這深深觸動了李興浩。那個時候,李興浩號召全公司尋找會講英語的人,能夠拉來國外的單,生意做不做得成,一律獎勵。做成一單就重獎,做成五單就升任部長。如今,志高已經在多個注冊標注。
去年年底,志高的生產線因為與土耳其一家電集團簽訂的2億元人民幣的出口訂單而高速運轉,“這批空調將在09年3月份之前全部交貨。”李興浩說。2008年,盡管金融海嘯導致全國空調市場出口都不景氣,但志高卻保持著出口銷量增長50%以上的業績。前不久,李興浩還登上了中央新聞頻道推出的“直面危機”特別專題,成了中國出口企業的風范。對此,李興浩的解釋是,“做生意就好比打仗一樣,勝利的都是有準備的,失敗的都是因為沒有準備好。”
在目前空調陣營中,美的、格力和海爾均為資本濃厚的公司,僅有志高尚未進入資本市場。但是,李興浩并不為“過冬”焦慮,反而感到興奮。“危機,危機,在我看來,越是有危險就越有機會!”李興浩說,估計到明年年初,中國空調企業就將可能迎來近十年來嚴峻的局面。而出于規避風險的長遠考慮,志高早在躋身出口行列之初,就一邊努力占據北美、歐洲等大市場,一邊培育中東、非洲等市場,幫助這些市場中的中小客戶慢慢成長。“等到下一輪經濟周期時,我們就可能變成這個行業的了。”
26年的財富變遷讓李興浩的身份也多了起來。現在除了“董事長”、“總經理”,他的簡歷上還排列著“人大代表”、“常務理事”、“客座教授”等頭銜,不過,他樂于向人們“炫耀”的,卻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職務: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豐崗村村民小組長。李興浩對這個村民們無記名投票產生的選擇很看重,為了兌現競選承諾,讓村里實現了“三通一平”,還興建敬老院、文化室、幼兒園等,對村民全部免費開放。自1995年起,李興浩就開始給他生長的周邊地區的老人們發放生活津貼。
“志高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來做公益事業,這和我的財富觀有關。”李興浩告訴記者,自己一直認為企業賺錢要靠三部分,一是技術,二是人脈,三就是美譽度。“也要花給這三方面:一部分用于更新廠房設備,一部分用于員工福利,還有一部分就要回饋給社會。”
如果談起更長遠的人生規劃,李興浩則希望自己能夠被人們稱為“中國新時代的紅色資本家”,志高要與合作者一同取得陽光下的財富。“我覺得賺到錢,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快樂!現在幫助別人就是我想做的事,我做了,別人能說我李興浩一個‘好’,我就快樂了。”
上述材料告訴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困難挫折是人一生難免要經歷的,我們耐得住性去創造,不放棄去拼搏,那么總會眷顧我們的,也會為你打造屬于你的財富天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