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F600創(chuàng)業(yè)網(wǎng)
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夢想離我們并不是遙遠,只是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沒有用實際行動去追逐,從而讓夢想變得越來越遠。在成功者那里,夢想和現(xiàn)實只不過是行動的距離,行動就能讓你真正的尋到夢想的根源之處。
當“粥公粥婆”、“三寶粥鋪”等外來品牌在咱們濟寧餐飲市場快意馳騁的時候,有一位女性卻不甘居于人后,不但開辦了濟寧家粥鋪,還注冊了自己的標注。她就是“王記粥鋪”連鎖店創(chuàng)始人王莉。她說,把“王記粥鋪”打造成全國的品牌,就是自己較大的夢想。
下海經(jīng)商之前,王莉曾是一家紡織廠的統(tǒng)計員,也曾經(jīng)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然而不滿足于平淡生活的她,1998年,卻謝絕了領(lǐng)導的挽留,辭職承包了一個單位食堂。憑著沒白沒黑的操勞,小買賣做得熱火朝天,年底盤算下來,竟然遠遠超越了自己當統(tǒng)計員的工資收入。“她不安于現(xiàn)狀啊,當時人人都稱呼她‘王大膽’。”前幾年也辭去工作和王莉一起打拼的丈夫調(diào)侃地說。2002年,王莉又做出了一個看似頭腦的舉動:以60萬元租下一個樓盤做自己的餐飲事業(yè):粥。促使王莉做這個“大膽”舉動的,既有外緣又有內(nèi)因。當時濟寧涌入了外來粥店,王莉想,粥不錯掙錢,而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寧人,從記事起就知道一句順口溜“老咬口的干飯道門口的粥”,粥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傳承弘揚本地的飲食文化,自己也有一份責任。
盡管當時王莉有了一二十萬元的積蓄,但面對于60萬元的啟動資金來說,“缺口就像虎口,想想就害怕。愁解不了問題,只有借唄。”王莉說,“那時候,為了躲避我張口借錢,許多親戚朋友連我的電話都不敢接了。”
王莉的家粥鋪終于在市區(qū)科苑路上開張了。和從前承包食堂不同的是,開店并不是買買菜燒個大鍋飯這么容易。但她始終堅持用周到的服務,親切的口感,實惠的價格來贏得客戶。然而,正當粥鋪漸漸步入正軌的時候,磨難不期而至。2003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讓整個餐飲業(yè)收入銳減,別說收益還貸了,甚至連房租都交不上了。“當時,真快崩潰了,就想一個女人做點事為啥就這么難啊!”就在這時,老母親來了,送來了自己積攢了一輩子的養(yǎng)老錢,親人的溫暖給了她干好自己事業(yè)的無窮動力。
借著生意清淡的空閑日子,將店里的事托付給丈夫,年過40歲的她獨自背起行囊外出考察。深圳、貴陽……半年多的時間里,王莉跑遍了全國,考察了上千個粥鋪,拜訪了上出名粥師,記下了幾十本心得,并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自己硬是研發(fā)出來了魚鮮粥、蔬菜粥、肉類粥等8大系列365道粥品,讓顧客一年里每天都能喝到不同的口味。2004年春天,當非典的陰霾逐漸散去,王莉的粥鋪迎來了希望的綠色,生意異常的火爆。
有一對70多歲的老兩口,家住老電廠,老人經(jīng)常坐公交車橫穿近半個城區(qū)到店里來喝粥。老人家告訴王莉:“孩子,你熬的粥軟爛、新鮮。”老人的話深深觸動了王莉,2004年的下半年王莉開起了個分店,并于2008年取得了標注權(quán)。目前,王莉在濟寧市區(qū)已經(jīng)擁有了兩家自己的店鋪,加盟店分布濟寧12個縣市區(qū),把品牌做到了江蘇、棗莊、菏澤等省市。
在她的員工們看來,王莉既有創(chuàng)業(yè)女性的睿智、大方,又有大姐的爽朗、熱情。她說:“做粥和做人一樣,要有情感的因子在里面。”現(xiàn)年50多歲的黃成喜,2002年下崗后就在店里干保潔,后來在王莉的培養(yǎng)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王記粥鋪的面點師。每個月,王莉總要集中一天為當月生日的員工過生日。王莉會準備一個小紅包,但是這個紅包一定要送給家里的老人,“學會感恩,是這些員工成長的步。”
從下崗到從事自己以前從未涉獵過的餐飲業(yè)再到“王記粥鋪”的成功,一路走來,王莉?qū)ψ约旱氖聵I(yè)有了不同于開始的認識和希望:“我現(xiàn)在感覺多的是責任,目前而言,我想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品牌做好,讓跟著我的員工領(lǐng)上高工資,讓市民們喝上可口、實惠的大碗粥……”
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沒有壓倒這個堅強的女性,她用自己的頑強執(zhí)著為我們寫就了一段創(chuàng)業(yè)傳奇。希望你也有堅強的意志和不怕任何困難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獲取自己的人生價值。
品牌推薦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