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公認的大問題,畢業等于失業,讓更多的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苦惱了很久。到底是工作難找,還是自己的期望值太高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看看他是怎么創業致富的。
“沒想到僅僅一年多,我們的基地能發展得這么順利!如果不是政府的鼓勵,也許現在還沒有動起來!”來到張勇的西瓜基地,一個接一個的大棚排列得整整齊齊,瓜藤上滾圓的西瓜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們的基地全部采用高科技大棚和膜下滴灌等技術,品種也是市場嶄新、缺的,所以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大學生創業做什么好,張勇告訴記者,其實幾年前,他和另外幾名大學生就有了創業的念頭,可想了很久卻一直沒“下手”,因為成本太高,自己又沒真正做過,直到2008年,該縣在全省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每年從財政預算中安排100萬元,專款用于大學生創業扶持,這才使他們下定了決心。
2008年10月,張勇通過“項目申報綠色通道”向縣人事局遞交了報告,申請大學生創業基金。大學生創業做什么好,10天后,張勇不但順利拿到了15萬元的三年期無息創業基金,成為“大學生創業基金”扶持的人,還得到了一份專家審核組的意見――項目具有可操作性,市場前景廣闊。“15萬元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連政府都相信我們能賺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除了資金支持,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一窮二白”的創業經驗也是的瓶頸,于是從2008年開始,該縣人事、勞動部門先后組織了張勇等數批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參加了SIYB創業培訓,到成熟的創業基地“取經”學習,同時還派出專家組指導。
2009年,總投資75萬元的西瓜種植基地開始育苗,三位大學生的創業夢想,也開始在這塊200畝的土地上播種發芽。大學生創業做什么好,當年5月,批西瓜上市;待全年3批西瓜全部銷售完畢,共實現利潤60萬元左右。
通過材料對張勇的介紹我們已經了解到,沒經驗、沒資金,都沒關系,你擁有一顆上進的心,種西瓜也能創造出一年60萬元的財富。希望你也能發現身邊的商機,實現你的創富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