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中大學生下鄉做村 官,已是十分流行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做村 官,那么,做村 官想要賺錢,該怎么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名大學生村 官是如何實現創業的。
早晨6時,天剛蒙蒙亮,安溪龍涓鄉舉源村湖村山上還是一片靜寂。陳志強拿著手電筒來到牛棚,彎腰仔細查看每一頭牛拉下的糞便,很快發現有兩頭牛的糞便很稀。他告訴記者,看來山里天氣涼。查看完糞便,他又仔細查看兩個牛棚里100多頭牛的整體狀況,然后才回宿舍吃早餐。
早餐后,他準備好藥水和針筒,來到那兩頭拉稀的牛旁邊,叫工人拿草喂牛,吸引牛的注意,自己則瞅準機會沖上前去,迅速拿起針扎進牛屁股。大學生村 官做什么賺錢?在牛因為跳起來的剎那,他已經將藥水打進牛的身體了。而后,工人拿來飼料,牛的早餐開始了。他則忙著來回巡邏,他說,這個時候得觀察每一頭牛有沒有吃、吃多少。忙完這一切,已經是早上十點多。
這幾個步驟,是陳志強每天的必修課。他介紹,養牛場海拔500多米,距離舉源村有6公里多的路程,養牛場占地30畝左右,建在上面的是一排毛氈房,那是他和7個工人的宿舍,宿舍的旁邊是兩個600多平方米的牛棚。牛棚前面的一塊平地是牛糞發酵區,晾曬著牛糞;另一側是牧草種植區,牧草長得郁郁蔥蔥的;牧草區的附近還有一個魚塘。
大學生村 官做什么賺錢?陳志強略顯清瘦,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腳上穿著齊膝的雨鞋,言談舉止間仍帶著同齡人的青澀,但是一談到“牛倌”生涯,他就馬上打開了話匣子。原來,他是龍涓鄉舉源村人,今年28歲。2009年,他從廈門集美大學機械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畢業,先后在廈門的幾家公司上班,工作輕松,待遇也不錯,可是他不甘心就這么過日子。
2011年9月,他跟父親陳貞中說,想自己做點事情。陳貞中對兒子的想法很支持,并提出可以著重考慮養殖業,比如養豬或者養牛。末了陳志強選擇了養牛,父親便給了他一筆創業啟動資金。說干就干,父子倆將地址選在舉源村湖村山的半山腰。大學生村 官做什么賺錢?兩人分頭行動,陳貞中開始籌措資金,租地、開路、建牛棚。陳志強則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在網上看到吉林長春有一家很大的養牛場,并得知該養牛場有舉辦培訓班,他隨即與該養牛場孫老板取得聯系,但被告知培訓班是在春季舉辦的。他急了,養牛場已經開始建設,自己不能再等了。于是他表示想先參觀一下對方的養牛場,對方答應了。
陳志強隨后前往吉林長春,接待他的是孫老板的兒子小孫。湊巧的是,小孫年紀與他相仿,也是大學畢業不久,在幫父親的忙。兩個人聊得很投機,他向對方表達自己創業的決心,經過兩天的努力,孫老板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答應破例將他留下來。他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學習生活。
2012年3月,陳志強從長春回來,一口氣從江西買了118頭雜交牛牛犢,而后又兩次到長春買了80頭西門塔爾牛牛犢,開始了“牛倌”生涯。大學生村 官做什么賺錢?他說,買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挑品種、講價格,路上還不敢耽擱,為了趕路,他半路吃飯像戰斗一樣,還不敢多喝水,為的是少上廁所、節約時間。
“養牛關鍵是把牛的肺保護好。”為了養好牛,他上網查資料、買書籍看,還向一些有經驗的人請教,努力汲取養牛知識。剛剛買進西門塔爾牛牛犢時,不小心死了一頭,他傷心了好一陣子,從此以后,對牛的照料也更加細心了。
陳志強清晰記得,去年八九月份,他給新買來的牛打疫苗,由于躲閃不及時,被牛腳踩中腳掌,腳掌腫了好長一段時間。大學生村 官做什么賺錢?盡管離家只有6公里多,但他長有一個多月沒有回家,但他并不覺得苦,他說,自己有興趣,再苦也是不怕的,“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人生的幸福!”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陳志強的養牛場已經初具規模,賣出了61頭牛,還給附近的茶園提供四五千包有機牛糞,養牛場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小型產業鏈。說到以后,靦腆的他臉上滿是自信,他說,準備將附近兩公里多的土路鋪上水泥,同時將養牛場周圍好好綠化一下,種上果樹,把這里越建越美好。
在當今社會中,很多人因為沒有條件而不愿意努力,放棄了創業這件事情,但是事實上,創業致富不需要太多的條件,你能運用您自己的聰明頭腦,就能讓您不經意之間就能得到財富的回饋。希望廣大的有創業理想的人,要抓住市場機遇,勇于去做,將來的成功一定屬于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