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中大學生創業已成普遍,成功人士不計其數,靠種菜實現了人生的夢想,成為一個擁有家產的企業老板,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春暖日麗花果飄香,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田頭村,一棟米黃色的嶄新3層小洋樓上的這幅春聯,特別能代表小洋樓主人吉家體今年春節的心境和感受。在田頭村,說到吉家體,那真是個名人。1995年,畢業后的他,本來在城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由于家庭需要和個人志趣的原因,1年后,他毅然放棄了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家鄉種植反季節瓜菜。從簡單的露天種植開始,經過10多年的打拼,如今他已經發展到擁有114畝鐵架大棚。
吉家體介紹:他的一整片地,有114畝,全部為鋼筋大棚,主要用來種植哈密瓜。今年是建成后年投產,目前造已經全部銷售完畢。按照目前的行情,預計隨著目前這一造的投產,利潤和效益非??捎^。
開始的時候,他也和村里其他的瓜菜種植戶一樣,是以露天種植為主,收益低。后來他就開始逐步過渡到簡易大棚種植,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大棚每年都要更換,十分麻煩,而且終的成本也不低,因此,經過慎重考慮,對這片瓜菜基地進行了鋼架大棚改造。
目前,工地的固定工人就有20多人。他說,鋼架大棚雖然相對投資較大,但穩定,一般情況下,后面就是凈收益了。大學畢業放棄城市穩定的工作,回鄉創業。吉家體的成功,為我們現在日益的就業大軍,提供了新的啟示。
我國的農村地區,是一個十分廣闊的天地。但受“跳出農門”的思想認識,以及城市生活環境相對優越等因素的影響,這一廣闊天地,被不少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所忽視。當前,由于教育的普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留給大學生們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少,出現了供求失衡、甚至一職難求的情況。
這一現實客觀要求知識青年去開辟新的就業天地。而廣大的農村,不失為他們一展才華的好地方。近年來,多次出臺優惠政策,號召和鼓勵廣大知識青年回鄉創業。在新的形勢下,農村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而這些都依賴受過教育的青年的融入。
吉家體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他有文化、有知識,懂科學,了解技術,對推動農村地區生產力發展,有著重要的用處。同時,他的新思想、新觀點,都對激發農村地區的活力,發揮著較好的重要作用。期待更多的青年像吉家體一樣在農村一片新天地。
在現代社會中創業的旅程雖然要歷經艱難險阻,你有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相信成功一定屬于你!吉家體的故事告訴我們,白手起家者也能創業成功,你選擇對的項目,結合自己的經營方法,相信你的事業更加順心。
相關資訊